症狀通常在幼童三歲前出現。

症狀因人而異,但患者主要在社交發展、語言溝通及行為方面有明顯的障礙。
在管教的事情上,家長首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調教對孩子的期望。
其次,家人和學校宜共同協力為孩子的問題尋求出路,聽取專業意見和參考其它情況相若的孩子的教導方法。
當發現孩子有少許進步時,不要忘記贊賞孩子和肯定自己的努力。
同時,家長需要認識孩子下列的特征﹕
社交發展方面
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時,欠缺自發性;
不善於運用身體語言或其它非語言來溝通;
常活在自己的天地中;
較難了解他人感受,不善於察言觀色,不懂得易地而處。
家長可用的方法
及早幫助孩子與同輩建立友誼。
例如﹕邀請別的孩子回家玩耍,安排孩子接觸與自己有共同興趣的同輩;
協助孩子掌握簡單易明的社交規則,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適當地把規則調整;
教導孩子如何回應、別人的說話
使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明白別人的處境和練習社交應對。
言語溝通方面
口語發展遲緩;
運用刻板、重復或鹦鹉式的說話;
發音不清,說話的速度異常,或說話音調過高;
假想游戲的能力較弱。
家長可用的方法
鼓勵孩子用簡單詞匯說出需要,可由單字開始,順序至復雜的句子;
給予的指示要簡單、清晰和直接;
解釋步驟時,須逐步說明,讓孩子易於掌握;
按孩子程度使用實物和手勢來輔助口頭指示;
借著重復的示范及模仿,教導孩子學習單字和句子;
給予充分時間,讓他們解讀說話的內容;
善用視覺提示來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指令、生活常規和課文內容。
例如﹕圖咭、時間表、熒光筆圈起的課文重點;
了解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增加溝通的機會。
行為興趣方面
固執和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如只乘坐某一路線的巴士或特定的座位;
不斷重復某些動作,如前後擺動身體;
興趣異常專一,如只喜歡排列模型車輛;
持續沉迷於對象的某一部分;
拒絕改變。
家長可用的方法
幫助孩子接受轉變,如事前給予預告以減低焦慮;
在常規中加入變化,如穿不同顏色的衣服;
了解重復行為背後是出於無聊、不安或其它原因;
如影響學習和社交,則須逐步建立正面行為來取代重復的動作;
使做家課時,將容易令孩子沉迷的對象收起來,以避免分散孩子的專注力。
其它建議
配合孩子的喜好,建立有效的獎勵計劃,以培養恰當的行為;
進行訓練時,只要孩子嘗試參與,家長可立即獎勵,以提升自信心和多作嘗試的勇氣;
管教時不要操之過急或讓自己情緒失控;

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恰當的行為,作為孩子的模范;
避免施行體罰,因為他們會模仿成人的行為;
多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的行為;
識別他們的特殊天賦和專長,以協助他們發展潛能。
以上的內容想必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了,也希望通過本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朋友們,其實通過對以上內容介紹,自閉症並沒有多麼的可怕對吧,只要各位家長會用心的平靜的心態去對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