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教師的介入豐富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手段,更有利於幼兒個性的完善和發展。”華東師大青少年心理學碩士馬明偉表示,幼兒教育是孩子接觸社會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幼兒園裡擁有男老師,不僅可以改變以往女性化的教學手段,還可以讓孩子從小意識到職業是不分性別的。
從效果上來看,男教師擔任一些特色課,比如武術、體育、國際象棋、科學等要比女老師的效果好。男老師在思維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語氣等方面也有不同於女教師的長處,這樣更有利於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全面發展。從幼兒的心理發展角度上來講,他們已經習慣了女教師的講課方式和講課思路,而男教師的出現會給幼兒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給傳統的幼教吹來一股清新之風,會調動幼兒的新鮮感和積極性,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性別社會化。這個時期個性的發展對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的言談舉止、一舉一動都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會自覺不自覺地模仿教師,如說話時的語氣、平時的小動作等等。幼兒從出生、入幼兒園接觸最多的是女性,教育者的性別特征及由性別帶來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們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響。缺少男教師的示范和潛移默化,男孩子普遍缺乏男性氣概和陽剛之氣。男教師帶孩子有獨特的方式,他們不會嬌慣孩子,也不會主觀寵愛、偏愛某些孩子。這種平等、粗放的態度有利於兒童形成良好的伙伴關系,有利於他們健康個性的形成。男教師的剛強與勇敢,更是當前獨生子女們所缺少的。特別是家庭環境優越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會產生“嬌”、“驕”二氣,男教師的教育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使他們由脆弱變得堅強,由執拗變得寬容,由孤僻變得合群。
男教師對孩子的照顧不如女教師,但他們對孩子比較放手,有利於培養兒童的獨立性。男教師對孩子說話的口吻比較直率,不如女教師溫和,但男教師精練的語言又是兒童學習的榜樣,男教師思維敏捷、動作靈活、富有創造性的特點對孩子都是很有益的。幼兒園也要避免男教師工作中的粗合與大意。同樣,幼兒園裡也應該既有女保育員,也有“男阿姨”,才能保證幼兒在身心成長和性格發育上得到健康、完整的教育和熏陶。男教師的“剛性”教育與女教師的“柔性”教育完美的結合,可以使兒童得到全方位的性別影響,有利於他們個性的健康發展。
男性教師的粗犷與奔放會讓長期在女性關愛環境中成長的男孩子產生身上所具有的“陽剛之氣”,也會使女孩子從小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堅強。男老師比較善於控制情緒,能承受較大壓力,並能啟發孩子解決問題。做體能活動時,小女孩跌倒了,女老師會跑過去哄,男老師則會鼓勵她“沒事,爬起來,跟上大家。”
![]() |
新生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k
母乳中維生素k含量只有牛奶的1/4 因缺乏維生素k而導致的腦部出血,大多發生在出生1—3個月的嬰兒身上。患兒往往突然發病,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異常吵鬧,同時還會發出一種特殊的尖叫。在大多數情況下, |
![]() |
1-3個月嬰兒濕疹的治療方
嬰兒濕疹是小兒常見皮膚病,初起皮膚發紅,呈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疱破後滲液、糜爛,液干結黃痂,好發於頭額及眉間。1-3個月的嬰兒多發,可選用下方治療: 1.黃瓜皮適量,水煎代茶飲。 2.鮮馬齒苋30克,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