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兒童,心理怎麼那樣脆弱。”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天真爛漫的童年,加上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有什麼問題值得困惑呢?
“六一”前夕,記者走訪了心理咨詢專家、心理醫生,發現孩子們的心理困擾越來越多。據兒童醫院心理咨詢專家介紹,有1%的孩子問“人為什麼要活著”。在渝中區5所學校進行的調查發現,有31%的孩子因各種心理困擾,向心理老師咨詢或接受輔導。
調查結果顯示,同學關系問題成為孩子們咨詢的重點,約占來訪者的40%。其次,親子關系困惑、青春期困惑、學業壓力等也占較大比重,分別占到了31%、15%、14%。
心理老師分析認為,同學關系問題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在的獨生子女正遭遇“社會化”障礙。孩子們的青春期提前到四、五、六年級。但提前來臨的青春期問題,多數孩子不知所措。學業壓力則有來自老師的,更有來自家長的。
“最討厭的人是誰?”,有的同學在問卷中填上了“媽媽”、“班主任”。這是此前在部分小學校調查中出現的“意外”問題。調查發現,有2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序的心理問題:焦慮、偏執、孤僻、人際關系不適等。
為此,專家告誡:“心病還需心藥醫”,百忙中的父母,應該多一點時間給孩子,多同他們交流、溝通,同孩子交朋友,舒緩孩子心靈的壓力;同時,盡量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有必要給他們一些“挫折”體驗,讓孩子們在失敗中逐漸成熟。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孩子接種疫苗時是否需忌口?
有些家長,特別是年歲較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喜歡在孩子打完防疫針後,給孩子吃些小魚小蝦等發物,意思是讓防疫針發出來,效果好。還有的家長做法則相反,他們認為必須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給打完防疫針的孩子吃這吃那。其 |
![]() |
幼兒的記憶特征
幼兒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品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需要根據孩子的記憶力來進行的,那麼,孩子在幼兒期的記憶有何特征呢? 幼兒期孩子的幾個記憶特征: 1.形象記憶 在幼兒時期,受到思維能力的局限,孩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