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兒童自損行為表現及成因有哪些?

兒童自損行為表現及成因有哪些?

  自損行為,是兒童中常見的一種行為障礙或行為異常。幼兒偶然有自損行為不能說是行為異常,隨著年齡增長它會自行消失,但如果經常出現自損行為就屬於異常了。

  兒童自損行為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拔頭發;有的患兒還喜歡吸吮手指,以致手指皮膚浸潤腫脹;有的患兒反復舐吮口唇及其周圍皮膚,導致舌舐皮炎;有的患兒反復無意識地啃咬指(趾)甲,導致指(趾)甲殘缺不全和產生甲溝炎;有的患兒緊握手部使手指出現水腫、淤斑或甲下出血;或緊縛某一部位使之長期受壓,引起皮下組織萎縮或出現胼胝樣角層肥厚;個別患兒咬傷自己的口唇、手臂,或反復碰撞頭部,導致出現頭部創傷或制造自身撕裂傷,甚至以企圖自殺來顯示其勇敢。

兒童自損行為表現及成因有哪些?

  自損行為較多的發生在弱智或有焦慮、恐怖、孤獨等精神問題的兒童中,正常兒童也可以見到這種行為,正常兒童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可能是受了不良的精神刺激,如挨罵、被打、受驚嚇、生氣、煩躁等,後來在無意中發現某種自損行為可以幫助他發洩,便逐漸形成某種自損的行為習慣。有的孩子則是模仿小伙伴或成人的行為而習染,專家認為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營養中缺乏鋅、銅等微量元素也可誘發本病。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β地中海貧血是怎樣的

重型β地中海貧血  1、定期輸血:由於血液中紅血球的壽命有限,所以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平均每三,四個星期需要輸血一次.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需要確定輸血量,保證輸血後血紅素含量最好在100g/L

寶寶常常腹瀉會不會影響發育?

聽到小寶寶又在哭鬧,媽媽趕緊來到小朋友身邊,細心檢查後,發現寶寶又拉肚子了,這已是今天第十次拉肚子,而且大便呈現“蛋花湯”的樣子,真是讓媽媽手足無措!可能媽媽還不知腹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