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孩子會莫名其妙地對一些大人司空見慣的事情發脾氣,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些怪事情。
怪事1:
一個不認識我的人非要抱我親我,他一定是想把我從媽媽手裡搶走吧?
當當在家活潑調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個不停。這個在家活躍非凡的小家伙,出了門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趕緊把頭藏媽媽懷裡,雙手緊緊地拽著媽媽的衣服,生怕被搶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腦袋,他哇一聲就哭了。家裡來個客人,他一定拽著媽媽不松手,碰到長得強悍點的叔叔,他還嚇得不停地哭鬧,不把人哭走絕不善罷甘休。
分析:
怕生是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一般到2歲左右,這種現象會得到緩解直至最後消失。對待怕生的寶寶,千萬要尊重他的選擇。他不想讓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強他。爸媽可以將寶寶抱在懷裡,在他離陌生人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讓他慢慢適應那些陌生的面孔,一點點地接受陌生人。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動跟鄰居朋友打個招呼,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陌生人,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怪事2:
臭巴巴被吸下去了,我也會被那怪叫著的漩渦揪下去嗎?
萌萌習慣了坐盆,習慣了用自己的小浴盆洗澡。當媽媽第一次讓她學坐馬桶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臭巴巴被馬桶裡的漩渦沖下去,她驚恐地哭叫起來。當天晚上,當她第一次在浴缸洗浴時,另一段類似的恐懼經歷再次嚇得她吊著媽媽的脖子尖叫起來。
分析:
下水道是很多寶寶無法理解,並因此產生恐懼心理的誘因之一。因此,有的寶寶在家習慣了坐盆,上了幼兒園就可能對幼兒園的小馬桶或者便坑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因此不肯再去幼兒園。當寶寶因此恐懼時,爸媽不要強迫寶寶,讓他繼續坐盆、盆浴,給他一兩周時間緩解這種恐懼心理,同時,在浴缸裡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特意讓寶寶到浴盆裡玩耍,讓他熟悉浴盆,逐漸消除他對浴盆的恐懼心理。上了幼兒園的寶寶可以跟老師商量,讓他先帶上自己的小便盆過渡一下。每次用浴盆給寶寶洗澡時,記得一定要在放水之前用浴巾將他包裹好,抱他在懷裡,這樣也可以降低他的恐懼心理。
怪事3:
小貓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很不高興地看著我,它想狠狠地咬我一口吧?
杭杭看到鄰居阿姨家的小波斯貓,好奇得不行,他總想去摸摸那只毛茸茸的小動物。這天杭杭總算逮著機會接近了小波斯貓,他的小手剛伸出去,小貓就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一副不高興的模樣。杭杭立刻嚇得大哭起來。從此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動物,他就嚇得往媽媽懷裡鑽。
寶寶這種對外界事物產生警覺的現象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他心理成長的表現。如果寶寶害怕小動物到了很過分的程度,可以給他買一些有關小動物的圖書、光盤,讓他通過這些了解更多有關這些小動物的知識,這樣可以幫助他消除恐懼心理。平時還可以給他多一些接觸這些小動物的機會,嘗試給小動物喂食、觀看它們玩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去摸摸小動物等等。隨著寶寶長大,他會逐漸接受小動物,他對小動物的恐懼心理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怪事4:
你看那黑咕隆咚的房間是不是怪物的大嘴巴?那些看不見的牙齒一定會把我嚼個稀巴爛吧?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都要開著燈才能入睡。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門,並且堅持要打開所有的燈,不管他在哪裡,每個房間的燈都要大開著,這樣他才敢安心地玩耍,否則就會哭鬧不休:“媽媽,那個黑怪物會把我吃了。你快開燈吧!”
因為什麼都看不見,隨著寶寶生活經驗增多,想象力日漸豐富,很多寶寶都會對黑暗的環境無端地生出許多怪異的想象,並因此恐懼萬分。因此,爸媽平時不要給寶寶講情節恐怖的故事,睡前不要用“你再不睡,大灰狼就會吃了你”“你再不睡,警察叔叔來抓你了”之類的話哄寶寶入睡。如果寶寶怕黑,可以在他入睡前給他開個小夜燈,平時可以一家人在黑暗中玩玩摸人游戲,或者蒙上眼睛玩聽聲抓人的游戲等等,讓寶寶在游戲中驅除對黑暗的恐懼。
![]() |
寶寶的智力與遺傳有何關系?
無數事實表明,智慧與才能雖不是完全由遺傳所決定,但是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 遺傳對智力發展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目前普遍使用的智力測量標准是“智商”。智商為200分制,即最高的分數是200 |
![]() |
小兒哮喘患者五點不能忘
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種小兒疾病也是頻頻出現,給家長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小兒哮喘就是最為典型的一例。因為小兒哮喘造成的危害是很嚴重的,所以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夠盡早的擺脫疾病的困擾。但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