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的孩子可能長不高
導致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遺傳性矮小、青春期發育延遲、內分泌疾病如性早熟、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增生、糖尿病、出生時體重低、染色體異常等都是影響兒童身高的病理性因素。
除去以上主要原因外,環境因素也影響兒童身高。首先是營養因素,但另一個因素很多家長並不重視,那就是精神狀態,如小孩長期生活在繁雜的環境中,吃不好,精神倍受折磨,或家長常常打罵孩子,孩子也長不高。
此外,長期運動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要高2-3厘米。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除遺傳、營養、體育鍛煉等因素外,身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關系密切。這種生長激素通常是在人睡著後才能產生,深睡一小時後才逐漸進入高峰,一般來講,每天的22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生長激素正常釋放,可以使一個小孩健康成長。但如果說睡眠質量不能保證,睡眠缺乏引起生長激素分泌的下降,那麼孩子有可能就會產生個子長不高、身體素質差、智力發育滯後這些比較嚴重的問題。
每年長不到5cm要注意
王女士本以為女兒後面會"躥個",哪想到等了兩年,孩子身高還是沒啥變化,一直穩穩地坐在了教室的頭排。"本來以為孩子暫時不長也正常,後面長起來快得很,誰想到錯過了能讓她長高的機會。"上周,王女士匆匆將孩子帶到兒童醫院就診,被醫生告知,3-12歲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療期,但被她這麼一"等",可能就錯過了矮小孩子的治療時機。
據了解兒童醫院矮身材門診量由20年前的500人次,猛增到現在的3萬人次。家長們都擔心的矮小症,其實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准差,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厘米。簡單地說,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或年生長高度少於5厘米時,應注意孩子可能存在生長障礙。
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長得高
最令人擔心的是"早長晚長論",很多家長還有著"二十三躥一躥"這樣的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現在矮一點將來遲早會長;其次,迷信"遺傳決定論",認為父母高孩子也一定會高,相信孩子從小長的高將來一定高,盲目相信廣告宣傳,選擇保健品和小門診應對孩子的身高問題等。
家長平時應該多觀察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發現異常要第一時間帶到大型正規醫院的兒科或內分泌科就診。
如何幫孩子長高?
多吃這些食物:要多吃含蛋白質和含鈣的食物,如蛋類、魚類、豆制品類和乳制品類。
多做這些運動: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打排球、游泳等。盡量避免舉重等會阻礙骨骼縱向生長的運動。
![]() |
專家教你4步做好水痘患兒的家庭護理
冬春季節,氣候變化多端,給各種傳染病的傳播帶來了良好的機會,其中,水痘便是幼兒在冬春季節很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它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水痘患兒臨床上常以發熱、全 |
![]() |
正確對待青少年心理疾病問題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強健的體魄,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然而在長期不願面對、不敢承認、不被重視的情況下,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數在不斷增多。據延邊心理咨詢研究會的一份調查顯示,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