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嬰兒來說,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可當嬰兒長到4~6個月後,水分占90%的母乳,營養已經跟不上嬰兒的生長發育需要了,必須加入更稠、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才能滿足嬰兒生長需要。另外,由於造血所需,嬰兒本身的鐵、銅等營養元素也不足,容易發生貧血。貧血嬰兒會出現臉色發青、肌肉沒彈性、情緒不好等症狀,這也是營養不足的表現。因此,4~6個月的嬰兒,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當您的小寶寶在滿1周歲時能夠做到:
食物多樣化。
出牙6~8,
會叫爸和媽,
邁開小腳丫,
笑容臉上掛。
您完全可以自豪並且欣慰地說:我的寶寶因為正正經經添加輔食了,所以健健康康。
正正經經添加輔食,其含義包括:
1個觀念--適時
3種技藝--適口、適量、適應。
觀念決定著行動,不妨先討論一下"適時"的問題。
適時添加輔食,意思就是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既不過早又不過晚。具體來說,不早於4個月齡之前,不晚於6個月齡之後。添加輔食過早或過晚,對寶寶的影響都會讓爸爸媽媽感到擔心:
過早給不滿4個月的小寶寶添加米糊、面糊,寶寶有限的胃容量被糊糊占據了,勢必吃奶就減少了。而且小寶寶的消化腺還不能分泌澱粉酶,其結果必然是寶寶腹瀉、消瘦,或者便秘、虛胖,還三天兩頭生病。
過晚過晚添加輔食的情況更居多數。過晚對寶寶的不利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在以下6方面:
·"生長曲線"往下掉
我國嬰兒自出生至6個月,"生長曲線"的走勢並不比發達國家的嬰兒低,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標准。可在隨後的6個月,"生長曲線"就降至國際標准以下了,這種現象與添加輔食過晚或不合理有關。
0~1歲正值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期,營養跟不上,寶寶的身高潛能不能充分發揮,就可能"丟失"幾個厘米。
![]() |
孩子尿多與尿少有什麼區別
少尿 所謂少尿是指學齡兒童每日尿量少於400毫升,學齡前兒童少於300毫升,嬰幼兒少於200毫升。無尿則為每日尿量低於30-50毫升。如果孩子尿量突然比平日減少,應首先考慮是不是孩子喝水不夠,天氣太熱的原因。 |
![]() |
寶寶偶爾感冒未必是壞事
研究發現,孩子出生後第一年多與外界接觸,雖然感染機會增多,但卻有助於使罹患白血病的幾率減少一半。如果不跟其他兒童接觸,兒童免疫系統就不會得到充分發育。 這個消息,是否讓你的感覺好過一些?對孩子的免疫系統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