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報道,研究稱,童年時期的營養不良是造成成年時期患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一些研究警告稱,貧困會引起心腦血管問題,人生壽命的前五年的生活對於身體機能在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的生活條件與其成年之後的健康發展聯系非常密切,能引起的健康問題從肥胖以及糖尿病到發育問題以及高血壓,范圍非常廣泛。
有關專家表示:“在需求營養的關鍵時刻,所用的機體組織結構都可能發生不可逆的改變,這有可能對後半生的心髒發展以及血液流動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
在科學已經證實了的在前五年生活中營養不良導致的後遺症名單中,有幾個是非常突出的,從肥胖到糖尿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認知延誤發展以及多種慢性疾病。事實上,一些歷史研究以重大饑荒的幸存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顯示,那些因母親懷孕期間營養不良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會增加25%,因心腦血管問題死亡的危險比普通人多四倍。
兒童營養不良有何後果
專家表示,通常意義上的營養不良是指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這種狀況往往是由於供給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造成能量及蛋白質缺乏,使身體不能維持正常代謝,迫使機體消耗自身組織,從而出現體重不增或減輕,生長發育停滯,脂肪逐漸消失,肌肉萎縮等症狀的一種疾病。由於營養的缺乏還與身體的免疫功能有密切的關系,所以,營養不良同時可造成全身各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低下,給很多疾病,如肺炎和腹瀉創造了發病條件,而這些疾病反過來又可加重營養不良。
嚴格說來,營養不良還包括其他營養素供給不足,如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微量營養素缺乏導致的貧血、壞血病、口角炎、腳氣病等。
孩子偏食挑食怎麼辦
營養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能量不足和蛋白質缺乏,這和小朋友們偏食,挑食有很大關系。有家長表示,孩子不愛吃飯,挑食怎麼哄也不吃,怎麼辦?
糾正飲食行為問題應遵守下面的原則:
1、對挑食的兒童,可將不喜歡的食物混合在喜歡的食物中,先放入少量,再漸加多直至兒童接受;
2、對新的食物要多次嘗試,有時需經歷10~15次,讓孩子接受它;
3、對厭食兒童要讓其體會饑餓感,不要在兩餐間提供高能量的零食和飲料,每餐間隔時間3小時左右;
4、兒童進食時間控制在15~25分鐘,因為兒童的注意持續時間有限;
5、減少進食分心如看電視、講故事、玩玩具等;
6、不把甜點作獎賞,不買家長不希望兒童吃的食物;
7、樹立榜樣,家長不挑食,提供機會向進食好的兒童學習;
8、鼓勵兒童玩食物性游戲,或帶小兒到超市自己采購食物,或用趣味性名稱稱呼食物,激發對食物的興趣;
9、根據年齡和生長特點,對飲食有恰當的期望,不強制進食;不威逼和哄騙,不強化沖突;
10、營造快樂的進食氛圍,允許兒童作進餐准備,幫助兒童過渡到自我進食;
11、對進食中的不良行為如推開湯匙、哭鬧等采取暫時隔離法或移開食品的冷處理方法。
寶寶體重不增長可能有哪些原因?
孩子厭食多因不良飲食習慣
![]() |
護理不周 水痘患兒易出現三大後遺症
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中,他們的孩子,甚至比他們自己還要重要。因此,嬰兒的健康,也是為人父母時時牽掛的,水痘的到來,是不少父母事先沒有預料的。長期以來,很多父母都誤以為水痘是一種小病,甚至不用治療,不用護理,就能夠 |
![]() |
便秘的寶寶喜愛感冒
秋天寶寶如果總是便秘,等到了冬天就會反復地感冒,這種邏輯聽起來似乎有些不著調,但是中醫專家提醒家長們,如果不想在入冬以後隔三岔五地帶著孩子往醫院跑,就得從現在開始,調理好孩子的腸胃。 大便不通何以會與感冒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