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理角度看,新生兒的胃每3小時左右會排空一次。從理論上講,母乳喂養是按需哺乳,沒有嚴厲的時光限制。但是,假如超過3小時,嬰兒還在睡覺,應當喚醒嬰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給嬰兒換尿布、觸摸新生兒的四肢,手心和腳心、輕揉其耳垂,將嬰兒喚醒。
注意:夜晚換尿布3次使嬰兒少睡半小時
經調查,大約90%的母親表現夜裡為嬰兒調換尿布的時候,寶寶“經常”醒來。42%母親說,每次調換尿布後,孩子須要5—15分鐘才能再次進睡,還有15%的嬰兒須要15分鐘以上才能再次進睡。與此同時,一半以上母親表現,晚上給孩子調換尿布3次或3次以上,這樣調換尿布可以導致寶寶每晚失往30—60分鐘的睡眠。
假如上述方法無效,可采用另一種方法,母親用一只手拖住嬰兒的頭和頸部,另一只手拖住嬰兒的腰部和臀部,將嬰兒水平抱起,放在胸前,輕輕的晃動數次,嬰兒便會睜開雙眼,嬰兒蘇醒後,母親即可給嬰兒哺乳。混雜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嬰兒,也應每隔3—4小時喂奶一次。
隨著新生兒日齡的增長,每個新生兒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飲食規律,有些新生兒很自然的會延永夜間吃奶間隔。家長應認真視察新生兒,假如新生兒對刺激反響差,不哭不鬧,精神萎靡,面色發暗或倉白、四肢發涼,呼吸急促或忽快忽慢不規律,這說明新生兒很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應當及時往醫院就診。假如嬰兒呼吸規律、平穩,精神好,面色紅潤,則母親可不必擔憂。這種嬰兒屬於寧靜型,其特點是睡眠多,不愛哭鬧,對外界刺激的反響小,有時沒有主動吃奶的請求,需每隔3—4小時喚醒。
值得留意的是,假如喂奶間隔時光太長,會發生血糖下降,造成養分不良,所以母親首先要懂得嬰兒到底須要吃多少奶。由母親身己把握喂養的次數和量,是最科學的喂養方法。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最為懂得,她們往往依據自己的視察來給孩子喂奶。
不過,在孩子剛出生不久,媽媽們應留意以下問題:
1、孩子哭啼不一定是饑餓:要看看是不是尿布濕了?有沒有身體的不愉快,比如說皮膚上面長了東西、肚子疼痛或鼻子不通氣等等?
2、嬰兒吃奶次數過多時應留意:是不是嬰兒吸吮的姿勢不對,吃不到足夠的乳汁?每次吃奶的時光過短,孩子沒有吃飽?
3、嬰兒總是睡覺時要留意: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假如孩子不睜眼仍可吸奶,就要堅持給孩子喂奶,這種閉著眼睛仍吃奶的情形見於一些性格比擬寧靜的孩子,不是病狀。
總之,要給孩子多吸吮,並且多多視察,媽媽很快就會學會按需豢養嬰兒了。一般說來,母親和孩子經過2—3周的學習,就會相當默契、並逐漸地形陳規律。
![]() |
如何讓寶寶變成“勇敢的寶寶”
寶寶的勇敢宣言 小青從小就受到爸爸的嚴格管教,爸爸教育她與人交往時要做到“萬事忍為先”,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十分復雜,只有學會忍耐,才能尋找生存的機會。所謂槍打出頭鳥,中國的社會不適合 |
![]() |
棍棒教育可取否?6類孩子打不得
打孩子,你選擇“傳統”還是“人性”? 中國古代主張對孩子要嚴教,“黃荊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l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