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兒科急救 >> 傷口包扎的6個誤區

傷口包扎的6個誤區

  在家處理傷口,盡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則會刺激傷口,還會蓋住創面,為醫生的診斷及“二次處理”造成困難,需要花時間除去止血粉殘留,患者也會覺得非常疼。

  誤區一:

  出血時,立即使用雲南白藥等止血粉。在家處理傷口,盡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則會刺激傷口,還會蓋住創面,為醫生的診斷及“二次處理”造成困難,需要花時間除去止血粉殘留,患者也會覺得非常疼。其實,止血的首要原則,是在傷口上施壓,直到血不流為止。

  誤區二:

  塗雙氧水(過氧化氫)、紫藥水及碘酒等急救藥品。以上急救藥品都有消毒用途,既會減少促進傷口愈合的白細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難看的疤痕。雖然這些消毒藥品可以使傷口快速干涸,但如果塗在未經消毒的傷口上,細菌反而會在痂皮的保護下生長,並入侵傷口深處,甚至導致化膿。一般情況下,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傷口包扎的6個誤區

  誤區三:

  每天換藥,能好得快些。只要保持傷口清潔,不需要每天換藥,3—5天更換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換,反而會增加傷口接觸空氣中污染物的機會,且破壞剛剛長好的組織,加重瘢痕的形成。

  誤區四:

  不包扎,讓傷口自然風干,才能更快愈合。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主任曾慶表示,傷口愈合需要濕潤的環境,如果手指破了,在嚴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紗布覆蓋傷口,這樣有利於快速愈合。

  誤區五:

  愈合中的傷口長出一層黃黃的薄膜,要馬上清除。這層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組織,有助於傷口愈合,除掉會適得其反。

  誤區六:

  傷口包扎得緊一些,不容易感染。包扎時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則會減少傷口接觸氧氣的機會,使傷口愈合變慢。此外,包扎過緊還會阻礙血液循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新生兒出生後多久開始喂奶

哺乳次數、時間與喂奶量  1~3天的寶寶,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鐘(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4~14天的寶寶,每4小時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鐘,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

孩子夏季飲食需要過兩道坎

第一坎:上火  與大人相比,生命力旺盛的小寶寶們更容易受到“上火”的侵害,在中醫理論裡:孩子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都很迅速,容易出現陰陽失衡,陽盛火旺即為“上火”。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