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炎熱、雨濕較多的夏日,天暑下逼,地濕蒸騰,濕熱相合,導致疰夏。疰夏,也稱苦夏,是由於體質的虛弱和天氣的暑熱所產生的一種季節性病症。疰夏常發於稚孩和兒童,表現為心煩、身倦、汗多、食減、消瘦等症狀。
兒童為什麼會疰夏呢?
疰夏的發生與夏季的氣候特點密切相關,夏季多熱多濕,暑濕之邪侵入身體會損害脾胃,使脾胃運化失調,全身的氣機不暢,不僅產生諸多消化道症狀,還給身體帶來種種不適。小兒疰夏常見兩種證型:
◆脾胃虛弱型
表現:無精打采、食欲不振、臉色發黃、大便稀薄、舌苔白膩 這一證型較多見於體質嬌弱的寶寶,這樣的寶寶到了夏天會表現得更依戀媽媽,不愛自己玩。
◆暑濕困脾型
表現:身上總是很熱、不愛動、食欲不振、小便發黃、大便干燥、舌苔黃膩 這一證型既有濕的特點又有熱的特點。中醫認為濕易困脾,濕邪困脾就會出現神疲倦怠、食欲不振的症狀。而熱則常常表現為小兒的低熱,一般發熱在37℃~38℃之間,發熱多不規律,也可持續低熱,有的寶寶只是自覺發熱,而體溫正常。
食療幫助兒童對付疰夏
這個時候要讓孩子多喝些解暑開胃的湯。例如用紅棗烏梅煮湯吃,口味酸甜,又能補氣、酸斂開胃,對於體弱的兒童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而荷葉、絲瓜葉與西瓜皮煮湯喝,可以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開胃消食、潤肺,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有較好療效。對於脾胃不好,小便發黃的兒童,可以喝些冬瓜湯,能健脾利濕。傳統的綠豆湯給孩子當飲料喝,不僅解暑,還能解毒。此外,有一道絲瓜豆腐湯也不錯,將適量絲瓜與豆腐同入鍋中,加水煮湯。吃絲瓜、豆腐,飲湯。適宜於脾胃虛弱又感暑熱者,除發熱、少汗、口渴、多尿外,又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面色萎黃的病兒。
除了喝湯,給孩子多吃點兒酸性食物也能防治小兒疰夏。山楂糕、果丹皮都有開胃健脾的效果。兒童的日常飲食也應清淡些,少吃油膩,少吃羊肉、蝦等補發的食物。
預防兒童疰夏 家長須做好四點
預防兒童疰夏的關鍵在於增強兒童體質。平時,要讓孩子們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家長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要讓孩子養成不食或少食油膩及難以消化的食物的習慣,切實做到平衡飲食;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進入夏季後,為了避免和減輕兒童的疰夏症狀,還要特別做到如下幾點:
1.家長要時常注意空氣的溫度和濕度,做好防暑降溫、降濕工作,居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5℃—30℃,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左右。
2.夏季孩子的穿著宜寬松,衣料宜選擇柔軟、透氣、吸濕力較強的棉織品;嬰兒的尿布也要用棉織品;孩子外出,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曬。
3.要讓孩子多喝水,嬰兒須在兩次喂奶之間加喂一次水;夏季裡,兒童一般都愛吃冷飲,家長要選擇那些既有消暑效果、營養價值又比較高的冷飲品種,如冰淇淋、酸牛奶、果汁等,適時、適量地供孩子飲吃,而汽水、棒棒冰等純粹解暑的冷飲,宜不吃或少吃。
4.對於疰夏症狀較重的兒童,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實施一些“飲食療法”,或服用一些藥物,如香沙六君丸、六味地黃丸等。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
你家寶寶有便秘?“通”便妙招在此!
大人便秘可能會覺得問題不大,但對寶寶來講,便秘的危害可不小—— 便秘久了容易腹脹,食欲也會減退; 大便在腸內停留時間越長,被結腸吸收的毒素越多; 出現脫肛或肛裂出血 所以,寶寶若 |
![]() |
預防多一點,腹瀉少一點
腹瀉從病因上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前者可由細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後者主要是由飲食因素和氣候因素所致。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腹瀉中,以病毒感染最為多見。在夏季,則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多於病毒感染引起的。 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