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說過抗生素這個詞,你的家裡也一定有抗生素,但抗生素不是萬靈丹,該不該用,怎麼用,當媽媽的你可不要輕易作判斷。
媽媽們一般都知道“抗生素”這個詞,也聽說了不能濫用抗生素,可孩子得了病,最要緊的是趕快治好,只要藥能治病,哪裡還顧得上醫生和專業人士的忠告。多年來,盡管對合理使用抗生素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目前在兒童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由於醫生或家長的原因,仍存在著種種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現象。
抗生素使用的誤區
孩子得病,家長往往焦急萬分,總是希望能馬上用藥且立即見效,由於對抗生素認識的誤區,有時過於強調抗生素在病程變化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療中依賴抗生素,常見的問題有:
1、發熱即是有炎症,就應該使用“消炎藥”。有的家長急匆匆帶著高熱的孩子到醫院就診,並告訴醫生在家已經服用抗生素了;有些家長就診時強調,孩子發熱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2、 不就診,隨意服用家中現有抗生素,缺乏選擇性;
3、 幾種抗生素同時服用或頻繁換藥;
4、 隨意停服或間斷服用,認為不發熱即為病愈,或為省事不按藥物說明服藥,隨意減少用藥次數;
5、 預防用藥,認為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現合並症或並發症了。
![]() |
寶寶上廁所要注意的事情
小朋友漸漸長大,能夠獨立上廁所了,不過大人不在身邊,就應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上廁所也應注意安全。 如果廁所內沒有光線,一定不要摸黑進去,想辦法打開燈,這樣上廁所是比較安全的。 使用蹲便時雙腳應平穩地跨在便池兩 |
![]() |
兒童異食癖應引起家長重視
一名年僅9歲的女童,因為腹痛數月余,伴腹脹、食欲不振,來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就診,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充滿毛發狀物,胃幽門內塞滿頭發,部分呈發球並轉移至腸道。經過胃鏡室醫生4個多小時的努力,借助胃鏡用異物鉗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