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爸爸媽媽為寶寶蹬被子而發愁。為了預防寶寶因蹬被子而著涼,爸媽往往會夜間多次起身“查崗”,常常為自己“英明而及時”地查出寶寶蹬被子的險情而暗自慶幸。可是,盡管你百般關注,還是有疏忽的時候,蹬被子的惡果依然不時出現——寶寶感冒或腹痛、腹瀉了。
其實,要想解決寶寶蹬被子的問題,就必須找出寶寶蹬被子的原因,並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僅憑“查崗”或“巡邏”的毅力是遠遠不夠的。
原因
1、被子太過厚重
因為總擔心寶寶受涼,所以給寶寶蓋的被子大多都比較厚重。其實除新生兒或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的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環境溫度低(如冬天)時需要保暖外,絕大多數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代謝率高,比較怕熱;加上神經調節功能不成熟,很容易出汗,因此寶寶的被子總體上要蓋得比成人少一些。
如果寶寶蓋得太厚,感覺不舒服,睡覺就不安穩,最終以蹬掉被子後才能安穩入睡;而且,被子過厚過沉還會影響寶寶的呼吸,為了換來呼吸通暢,寶寶會使勁把被子蹬掉,結果寶寶夜間長時間完全蓋不到被子,就容易受涼。因此,給寶寶蓋得太厚反而容易讓寶寶蹬被子受涼;少蓋一些,寶寶會把被子裹得好好的,蹬被子現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2、睡眠時感覺不舒服
寶寶睡覺時感覺不舒服也會蹬被子。不舒服的常見因素有:穿過多衣服睡覺、環境中有光刺激、環境太嘈雜、睡前吃得過飽等等。這樣,寶寶會頻繁地轉動身體,加上其神經調節功能不穩定,情緒不穩或出汗,結果將被子蹬掉了。
3、患有佝偻病或貧血等疾病
佝偻病或貧血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疾病。當寶寶有佝偻病或貧血時,神經調節功能就不穩定,容易出汗、煩躁和睡眠不安,這些情況下,寶寶均容易蹬被子。
4、感覺統合失調
正常人的大腦皮層對所接受的感覺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味覺、皮膚感覺、體位感覺等,會進行匯總分析後做出恰當的反應,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作用。大腦皮層發出的信息正確,身體的協調性就好。反之,如果寶寶對所接受的各種感覺信息不能做出恰當的反應,即感覺統合失調,身體的協調性也就差了。
![]() |
幼兒夏季感冒或因“空調病“ 家長呼吁健康空調
盛夏“空調病”盛行學前幼兒頻“中招” 持續高溫天氣,空調成為很多家庭度夏必備的降暑法寶,有的家庭甚至一開就是一夜。據統計,近年來,患上“空調病&rd |
![]() |
疫苗接種後的注意事項
1.通常吃脊髓灰質炎糖丸後40分鐘內不能吃熱東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後當天嚴禁洗澡,24小時後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硬痂必須熱敷,一天3-5次,堅持到消腫為止。注射乙肝疫苗當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