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寶寶身體的“密碼”

寶寶身體的“密碼”

  粉嘟嘟的小臉蛋、黑溜溜的小眼珠、紅嘟嘟的小嘴唇、白嫩嫩的小胳膊小腿,活色生香地出現在你的面前,除了吃喝就是拉撒,除了哭鬧就是睡覺,當小寶寶的需求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時,讀懂寶寶身體所傳達的各種信號就成為年輕媽媽們的必修課。天長日久,細心的媽媽們會發現,原來——寶寶的身體會說話

  當你抱著初生的小寶寶,心裡的愛意越來越多,可疑問也一個接一個:他為什麼一天到晚不停地吃?為什麼他老打嗝兒?為什麼他整天睡覺還總打哈欠?寶寶還不會說話,做媽媽的怎麼知道他是高興還是難受?是餓了還是飽了?不要著急,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他們可以用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來表達一切。只要能破譯這些身體“密碼”,就能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給孩子最好的呵護。

  寶寶揉耳朵

  是耳朵感染了嗎?

  9個月大的凱凱睡覺前總是用小手不停地揉耳朵、揪耳朵,每當這時凱凱媽媽就開始哄凱凱睡覺。

  一日,凱凱又在不停地揪耳朵,前來串門的鄰居提醒凱凱媽媽:“孩子是不是耳朵感染了,你最好帶凱凱到醫院去看看!”但檢查結果證明,凱凱媽媽的判斷是正確的。

  大夫說,雖然揪耳朵是耳朵感染的一種常見跡象,但凱凱的耳朵卻沒有任何毛病。揪耳朵是凱凱要睡覺的特殊信號。

  寶寶拉屎臉紅

  是便秘嗎?

  寶寶在拉屎時,用較大的勁,臉會變紅,鼻子裡還發出哼哼聲,是不是便秘呢?很多媽媽都感到疑惑。

  “有便秘的可能,如果寶寶3天以上拉一次屎,臉紅、哭鬧,可以判斷寶寶便秘。”河南省婦幼保健醫院兒保科博士安繼業告訴記者:“寶寶便秘一般會顯得精神焦慮,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人工喂養的寶寶,特別是鈣和奶同服的寶寶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寶寶呆在媽媽的子宮中時,胎兒的腸道是不活動的,腹肌沒有經過很好的訓練,以致到了出生後,就顯得很無力,所以寶寶在大便時全身用力,看上去好像很費勁一樣,其實不一定是便秘。“只要他的大便是稀軟的,就不必擔心他有便秘。”安繼業說。

  坐立不安

  寶寶可能長了尿布疹

  孩子愛哭鬧,表現不安、煩躁,睡不踏實,那肯定是不舒服了,但不一定就是餓了或者尿了拉了,尿布疹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尿布疹破壞了嬰兒原本舒暢的例行公事——尿尿。

  “未及時更換尿布、寶寶自身是過敏體質或尿布含化纖成分,這都會是尿布疹發生的原因。”安繼業說。

  酸度較強的腸道環境也是原因之一。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寶寶照單全收,統統進肚。飽是飽了,但他那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系統即便是高效率工作,也不能把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全部吸收,剩下的就在他的腸道中發酵了,於是產生了酸、氣體甚至是泡沫便,這些導致敏感的肌膚受到更強的刺激,出現尿布疹。

  勤換尿布,並且每次大便後清洗干淨臀部並有效使用護臀膏,是預防尿布疹的有效措施。

  只哭不流淚

  寶寶不一定就是不傷心

  從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開始,寶寶就用天生的本領——哭來提要求了。“寶寶哭有自己的目的,可能是餓了、尿了、拉了,也可能是需要媽媽的懷抱,尋找安全感。”鄭州市兒童醫院兒保科科長朱曉華說,“有時候寶寶哭兩聲,不流淚,可能只是想活動一下。”

  但寶寶長哭不停,“干打雷不下雨”,雖然沒有眼淚,但哭是真的,你可別不理睬。有時寶寶的淚道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堵塞了,直到他6個月大時才完全打開,當然也不排除寶寶先天淚道不通。

  喊叫

  寶寶可能有煩惱

  不到1歲的寶寶,在嘈雜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擾,但苦於口不能言,只好用尖叫、大哭大鬧表達自己的煩惱。大人可以帶孩子去安靜的地方散步,或是給點好吃好玩的東西讓孩子安靜下來。

  表情嚴肅

  寶寶可能缺鐵

  寶寶笑得很少,小臉嚴肅,表情呆板,這多半是體內缺鐵所造成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最好連續一個星期給寶寶補鐵,很快,他嚴肅的表情會逐漸消失,代之以燦爛的笑容。

  另外,當寶寶把奶頭或奶瓶推開,將頭轉向一邊,並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樣,多半就是已經吃飽了,記住,寶寶表情懶洋洋時,就是在告訴媽媽:我吃飽了!

  寶寶笑時,表示他很開心很愉快,沒有什麼不舒服的。這個時候,媽媽充滿愛心的回應會讓孩子更安心,笑得更燦爛。

  當寶寶玩著玩著眼光變得發散,還時不時地打哈欠,頭轉到一邊對媽媽愛理不理時,就表示他困了,想睡覺了。這時,要給他創造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睡眠環境。

  當寶寶癟起小嘴,好像受了委屈時,就是要哭的先兆。當父母有經驗後就會知道孩子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要求。至於孩子是肚子餓了要吃奶,或是尿布濕了要人換,還是寂寞了要人逗,就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多動症的家庭心理治療

首先,家長應了解多動症是一種病態,不應歧視和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創傷;多動症必須進行藥物治療,藥物不能代替教育,但藥物可為教育的順應性提供基礎;要正確認識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既不要盲目用藥,也不要忌醫緯藥;

不要把小兒肺炎當感冒治

小兒肺炎多數在表現症狀是,好幾天發燒咳嗽,我們家長朋友總以為孩子是感冒了,先給小兒當感冒治了,可是這種病症一只會越來越加重,甚至引起小兒重度小兒肺炎,那麼怎樣去區分感冒和小兒肺炎的症狀呢!當心!不要把小兒肺炎當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