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已經來臨,游泳成為大多數寶貝選擇的運動項目,無論是爸爸媽媽帶著寶貝在室內或戶外游泳,還是准備為寶貝選擇一個游泳的培訓班,對寶貝來說游泳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游泳能對寶貝的身心發展帶來許多的益處,同時,游泳中也有不少的注意事項需要爸爸媽媽
兒童的皮膚嬌嫩,免疫功能又較低下,容易患皮膚病。孩子得了皮膚病,家長心急,常常在無意中護理不當,反而使孩子的皮膚病加重或遲遲不能痊愈。專家認為:家長們應做到5個“不要”。 1.不要用熱水燙洗止癢 “癢
家長要注意患兒的病情變化,如患兒精神很差、黃疸不斷加深、食欲銳減、鼻出血以及時而煩躁不安、時而嗜睡或出現不易控制的狂躁情緒,很可能是進入肝昏迷前期,應及早送醫院治療。病孩的房間要定時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如果孩子得的是傳染性肝炎,最好讓他
在夏季發熱的疾病很多,大多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細菌性痢疾、肺炎、乙腦、傷寒、泌尿系感染、瘧疾等,在疫區還有血吸蟲感染等。這些疾病最常見的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感染,熱程長,服消炎藥或感冒藥無效,故臨床上多采用支持對
兒童喜歡好動,整天,蹦蹦跳跳,閒不下來,就會有突發發生骨折的現在,當兒童在家裡突然發生骨折時該如何辦? 骨折有一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如劇烈疼痛,患肢運動受限,患區壓痛極為明顯;患部出現腫脹,皮膚變色等。在關節脫位和嚴重骨折時,還容易發生肢體
各位父母你們肯定遇到過寶寶高燒持續不退的情況吧,那你們是怎樣解決呢? 急救措施 1.當新生兒體溫在38℃以下時,一般不需處理。當在38-39℃之間時,可將孩子襁褓打開,暴露在室中,通過皮膚散熱降溫,或枕冷水袋降溫。 2.對39℃以上高
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常有嗆奶的現象出現,那該如何急救呢? 嬰兒,特別是新生嬰兒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嗆奶。而嬰兒的神經系統剛剛發育,一些反射還很薄弱,他們不能把嗆入呼吸道的奶咳出。於是,
寶寶摔到床下後該怎麼辦呢?這是好多爸爸媽媽都會驚慌……該如何急救呢? 1、摔床也許是一件難免的事。一旦發生,不要過於驚慌。不要心急火燎地將寶寶從地上抱起,動作不要過猛,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 2、對於現在
1、剛出生的新生兒突然不開口,不會吃,稍有聲音刺激便引起全身抽動,應首先考慮接生時感染了破傷風桿菌。 2、如有新生兒出生時上過產鉗才娩出,頭上有大血疱,突然抽風,不發熱,應考慮顱內出血。 3、稍大一點的嬰兒吃奶睡覺都很正常,四肢或面部突
夏季是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因為夏天天氣熱,人們穿得衣服少,皮膚外露多。在醫院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10歲以下的兒童占到一半,特別是3~4歲的兒童,這些孩子剛剛會走路,自我保護能力很差,對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強,好奇心也很強,如果家長稍有疏忽,極容易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熱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說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2.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
哮喘兒不是易碎品 問題在於:_家長對哮喘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這在哮喘患兒家長中很普遍。有的家長一聽說孩子得了哮喘,就覺褂這足一件很嚴重的事,把孩子當成易碎的玻璃,每天小心翼翼地呵護;相反,有的家長卻不把醫生的話當一回事,平
兒童創傷中,以頭面部傷居多。其主要原因是: 1.交通事故。 2.運動時摔傷、跌傷。 3.在幼兒園上手工課時刺傷。 4.打架斗毆擊傷。 5.刀刃等利器直接傷及頭部。 受傷後的主要特征: 1.颌面部和頭顱外皮有割傷、瘀血及紅腫等。
香噴噴的花生深受人們喜愛,也是節日少不了的“消閒果”,然而對不谙人事的小孩子來說,可能是危險的“殺手”。近日,有關醫院一份6年來的統計結果顯示:花生為幼兒頭號食物“殺手&rdquo
1歲左右的幼兒正值發育及學習的階段,很多外物都會吸引他去嘗試、探索,由於這階段的孩子肢體動作尚未成熟,時常會發生跌倒、撞擊的事件,尤其是頭部的撞擊最令家長擔心了! 不論是從床上掉下、沙發上摔落、倒栽蔥、高處滾下等,都有可能造成頭部的撞擊,
小兒發燒是指當小兒發熱,溫度在39.1~41℃左右。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
小孩觸電的原因有哪些?小孩觸電後應該怎樣進行急救護理? 小孩觸電的常見原因有: (1)日常照明用的電燈開關或燈頭損壞,或插座插頭破損,小孩用手觸摸。 (2)各種原因造成的電線拉斷墜落,小孩接觸斷端或絕緣層破損部位,或進入跨步電壓區域。
誤吞異物通常見於2~3歲的兒童,因其已會走動,更愛將手中抓著的東西,諸如棋子、硬幣、小釘子、鈕扣、回形針、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內。一不小心就會吞入胃中。 當家長發現小孩將異物吞下以後,只要當時未發生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現,
生活中,孩子也許經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手被刺扎了,腿上被蚊子叮起了包,不小心被樹葉劃傷了手……知道了下面的這些應急的小竅門,你就不會看著孩子難受,束手無策了。 被刺扎了 怎麼做:兒童醫院的醫學博士說:&ldq
發熱俗稱發燒。兒童發熱多數是由各種感染性疾病(最常見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種症狀。發熱是人體對感染的一種反應。 由於一部分6個月~5歲的小兒可能引起熱驚厥(多數是良性驚厥,愈後好;如有原發性癫痫,則可能增加其癫痫發作次數),因此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