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噴噴的花生深受人們喜愛,也是節日少不了的“消閒果”,然而對不谙人事的小孩子來說,可能是危險的“殺手”。近日,有關醫院一份6年來的統計結果顯示:花生為幼兒頭號食物“殺手”。
半顆花生米差點要了孩子命
前天晚上9點多,小區的劉大媽,抱著15個月大的孫子急沖沖地趕到醫院,說是孩子被花生噎住了。原來,當天傍晚兒子媳婦外出串門。孫子不聽話哭鬧著,正在吃花生的奶奶順手將半顆花生,送進孫子嘴裡,孫子果然停止哭聲。沒有想到的是,幾分鐘後奶奶上完廁所回來發現,孫子面孔和嘴唇很快發黑,四肢也開始抽搐。
奶奶一看有點慌,但憑經驗判斷是給花生噎住了,馬上把手指伸進孫子的嘴,想挖出花生,但挖不到。很快,孩子呼吸困難,臉都發青了,劉大媽急得六神無主,抱著孩子忙跑下樓。醫生檢查發現,孩子的支氣管差不多被黃豆大的花生堵住了。經過緊急處理,孩子終於化險為夷,撿回了一條命。
花生是幼兒頭號“殺手”
孩子吃啥東西卡牢的最多?民間會有很多種答案:魚刺、骨頭、瓜子、花生、山核桃、果凍、硬幣等。醫院醫生對近幾年病例進行統計,列出了“危險品”排行榜:花生米和瓜子排在第一、第二位。
有關專家說,湯圓、果凍、乃至較稠的稀飯等軟軟的東西也存在危險,這類食物如果不小心很容易把孩子的氣管整個蓋住,手術時又很難取出。據醫生統計,孩子以及年高體弱者吃湯圓也容易發生噎食情況。
孩子異物卡喉,最保險的辦法是盡快把孩子送到醫院。一些孩子剛吞入異物時會咳嗽,但過了一會兒適應了就不再咳嗽,家長抱有僥幸心理,覺得異物已經咳出來了,其實這種“僥幸”的概率只有2%左右。如果孩子的喉嚨口還有“呼噜噜”的聲音,就說明異物仍卡在原處。現在各大醫院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用支氣管鏡在喉鏡下取出異物,成功率比較高。醫生同時建議,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吃瓜子、花生等食品,一不留神容易產生危險。
![]() |
“劣性刺激”可提高心理承受力
所謂“良性刺激”是是只能滿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愉快的外界刺激。而“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滿意、不舒服、不愉快的外界刺激。適當的“劣性刺激&rdquo |
![]() |
小兒便秘不妨試一試美味食療粥
天氣干燥的時候寶寶們很容易發生便秘的,寶寶便秘讓家長們煩惱不已。家長們可以從飲食上改變寶寶的便秘,讓寶寶遠離便秘。其實,寶寶便秘試試食療粥吧。 小兒便秘是指小兒大便干燥、堅硬、量少或排便困難,多因攝入食物及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