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汶川地震到今年的台灣的台風莫拉克,自然災害與災難一直在我們身邊出現。如何避險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培養避險能力,要用孩子抓起。那麼家長在家,如何能夠提高孩子的避險能力呢? 1家裡應備有滅火器並保持正常狀態。時常演練也非常必要。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意外傷害,而這些傷害事故的43%發生在家裡。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14歲兒童第一大健康“殺手”,超過了因傳染病、營養性疾病和孩子惡性腫瘤所造成的死亡率。身為父母,如何在急
讓孩子健康成長,是天下所有家長的心願。曾有過一則這樣的報道:一對40多歲的夫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因果凍吸入氣管而窒息死亡。生活中,有很多諸如:魚刺、果核、花生仁、葡萄粒、紐扣、硬幣、玻璃球等這些體積較小的物品,都可能成為孩子的致命殺手。
吃錯藥或者將外用藥當作口服藥,都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若能及時正確處理,往往可以得救;若處理不當,不但可能留有後遺症,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沒有成年人強,一旦發生吃錯藥的情況,又往往敘述不清,是家長最著急的事情。但是一旦家長發現
有關統計表明,在兒童藥物中毒的病例中,因家長錯誤用藥導致的占了相當比例。如何杜絕寶寶發生這樣的事情,萬一發生後怎樣處理呢? 首先,有小兒的家庭,應當妥善保管所有藥品,最好放在高處或加鎖保管,以免寶寶誤服。其次,家長要早期發現孩子吃錯藥的反
孩子是好奇的。為了快一點融入這個世界,他不停地探索和實踐。孩子會爬會走後,他探索得更主動,范圍也越發廣泛了。與此同時,由於孩子自身發育尚未完善,所以在進行活動時往往會要付出一些代價,輕則幾塊烏青,重則流血,甚至骨折。 對父母來說,他們在鼓
從寶寶會翻身起,他就有可能從床上跌落下來。一般情況下,由於床鋪低,寶寶體重輕,骨骼韌性好,不會造成致命性的摔傷。但為了防止萬一,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安撫寶寶 寶寶墜床後會哇哇大哭,可能是因為疼痛,但更多是因為害怕。媽媽可以的對寶寶
眼睛受鈍挫傷後,應根據損傷部位和病情作不同處理:眼臉挫傷對視力無影響時,如果是紅腫早期,可以先用冷水毛巾或冰塊冷敷,讓其周圍血管收縮,1—2口後可改為熱敷,以促進紅腫吸收;同時可口服——些抗生素藥。 眼
6歲以下的小兒,因大腦發育不健全,易發生抽風(驚厥),抽風時,全身或局部肌肉呈強直或陣發性痙攣狀,神志不清,眼球凝視,口唇青紫,口吐白沫等。抽風時間長,會損害大腦,也易發生窒息。發生抽風要迅速采取措施,找出原因及時治療。 2—
因為寶寶的生理均尚未發展完全,因此寶寶跟大人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式並不同,原則上寶寶若發生意外,應先行急救,再呼救。 A呼吸道(Airway):打開呼吸道並維持呼吸道暢通(如右圖:壓額抬下巴法)。 B呼吸(Breathing):檢查呼吸,
發生原因 常見寶寶窒息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吃到固體食物,另一種則是嗆到。如寶寶會因為在喝奶時忽然改變動作或是寶寶溢奶、嘔吐時嗆到,此時便有可能產生窒息。還有就是寶寶睡覺時姿勢不對,或是床上用具過於多、柔軟,寶寶臉部陷入其中無法呼吸而發生窒
寶寶在5~6個以後逐漸能夠用手抓東西了,而此時他們還沒有危險意識,好奇時總會把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往嘴裡送,如吃進彈珠、橡皮、硬幣、釘子、橡皮泥等等。寶寶極有可能因誤吞了小東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氣管,從而出現嚴重的後果。各種各樣的異物竟然出現在寶
發生原因 溺水並非在戶外才會發生,由於寶寶的骨胳與運動神經的協調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達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對寶寶構成威脅,包括浴盆、浴缸、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發生在寶寶洗澡時,大人未加以看顧;或是寶寶們在玩耍時不慎落入水中所致
①及早識別小兒呼吸道異物阻塞,一邊急救,一邊向120呼救。 ②如果小兒尚能說話、哭叫、咳嗽、能配合,應鼓勵其用力咳嗽,試圖咳出異物。 ③拍背和胸、腹部推擊法反復進行,直到排出異物或急救人員到達。 ④檢查口腔有無排出的異物,
僅僅因為處理不當,便讓本已嚴重的後果更加嚴重,孩子承受的是肉體上的傷害,而家長承受的則是心理上的打擊。 孩子發生意外如何急救 據報載,一個4歲的小孩掉到粥鍋被燙傷了,當時的燙傷面積不算太大,約10%,但是由於家長比較慌張,光顧把孩子抱到
小兒燙傷在急診中占較大的比例。燙傷的發生,輕者燙粉筆部位留下了疤痕,重者危及生命。小兒肌體器官的發育尚不完全,即便受到輕微損害,也會引起痛苦。如果燙傷占會身表面5%以上,就可以使身體發生重大損害。燙傷後局部血管擴張,血漿從傷處血管中滲透出來
在急診室裡,小兒誤食藥物的病例常常可以見到,主要是由於家長粗心大意,未能把藥物妥善地保管好,以致不懂事的小兒拿到了誤服。也有的是因為小兒有病,家長在喂藥時誤將其他種類的藥物給小兒喂下。小兒誤食藥物後該怎麼辦呢? 家長不要一發現小兒誤服藥物
兒童時代的意外事故並不是罕見的。由於不少意外發生得太快太突然,孩子病情的變化又比大人快得多,凶險莫測,常常等不到送醫院,就必須在發生意外的現場先作必要的應急處理,甚至是采取救命的措施,因此,學會家庭急救的一些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的
鼻出血的原因 目前常見的原因是過敏性鼻炎引起鼻癢,小兒常用手挖鼻,加之過敏的鼻黏膜血管脆弱,極易出血。 幼小的兒童喜歡將異物放入鼻腔內引起阻塞,再用手挖出鼻,因此挖出血。 感冒、高熱、上火引起鼻黏膜充血,血管易破裂出血。 飲食單調,
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症,多見於嬰幼兒。高熱驚厥占兒童驚厥的30%,主要由於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其分析、鑒別、抑制能力較差,突然高熱刺激在大腦內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突然異常放電所致。其他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部疾患、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