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兒科急救 >> 孩子救上岸 急救最重要

孩子救上岸 急救最重要

  溺水慘劇頻發

  宿松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群眾報警稱,涼亭鎮三德村4名少年於當日中午外出後一直未歸,親屬在一水塘附近發現其衣物。經公安、消防部門搜尋,在水塘找到4名失蹤少年的屍體。經公安部門初步勘查認定,4名少年系意外溺水死亡,四名死者中,最大的14歲,最小的11歲,有兩人還是一對雙胞胎。

孩子救上岸 急救最重要

  肥東縣包公鎮竹塘村,兩名少年在水塘邊玩耍找螺蛳時,因下雨塘邊濕滑,一名少年不小心滑入塘中,另一名孩子伸手去拉時也被拖了下去,正在田裡干活的村民程銀聽到呼救後,急忙趕來救起了兩個孩子,但遺憾的是,程銀本人卻因體力不支再也沒能上岸來。

  太和縣稅鎮鎮3孩童落水,2名男孩和1名女孩全部溺亡。據參與救援的阜陽藍天救援隊老仔隊長稱,進入五月份以來,阜陽市已發生四起以上兒童溺水事件。水域要加強監管省政府曾派出四組工作組分赴全省16個市就預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展開督查,結果發現,農村娃容易成為溺水事故的主角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家庭在落實監護職責方面不到位。“留守老人”多數年邁力衰,照顧孩子總是往往有心無力,導致留守娃在暑假裡完全處於失控狀態,很多孩子都是在落水數小時之後才被村民發現。二是部分農村水域監管責任還不到位。一些池塘的承包者對池塘管理疏忽,池塘、水庫不但沒有護欄,甚至連安全警示牌也沒有。

  針對此,今年入夏之初,省教育廳就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督促家長履行監護職責,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各類河流、池塘等水域的安全隱患排查。

  須學會如何急救

  由於溺水不到2分鐘就可導致死亡或大腦受損,因此,學會預防溺水和溺水自救、搶救,也是兒童暑期安全教育的關鍵。當人溺水時,大量的水、泥沙、雜物經過口、鼻灌入落水者的肺部,會引起呼吸道阻塞、缺氧和昏迷直至死亡。這一過程十分迅速,往往只需4-6分鐘就會導致死亡。因此,專家提醒,溺水兒童被救上岸,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找醫生或送醫院,而是爭分奪秒通氣、復蘇。

  此時,如果溺水者仍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可以進行控水處理。正確的控水方法是:使溺水者成為頭低臀高位,迅速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下垂,盡快倒出肺、氣管和胃內積水;也可將其腹部置於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使頭部下垂,然後用手平壓其背部,使氣管內及口咽的積水倒出;也可利用小木凳、大石頭、倒置的鐵鍋等物做墊高物。在此期間搶救動作一定要敏捷,切勿因控水過久而影響其他搶救措施。

孩子救上岸 急救最重要

  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則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步驟是打開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讓遇溺者仰臥在堅硬的地面上,讓其仰頭,用手往上提下颌幫助打開其氣道,然後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開,嘴包住嘴向內平緩吹氣一秒,假如胸廓有起伏則證明吹氣有效。在搶救過程中,每吹氣2次接30次胸外按壓。胸外按壓的深度大約為5厘米,至少達到100次/分鐘的頻率。重復吹氣及按壓的循環,有可能的話與旁人輪換施救,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另外,兒童結伴玩耍時,往往會出現一名兒童不小心落水,其他兒童用手去拉,導致最終集體落水的悲劇。因此,家長也一定要提醒孩子,當發現同伴落水時,千萬不可貿然下水救人,更不可直接用手拉,以防被落水者拉下水。可以將救生圈、魚竿、竹竿、木板、衣物、繩子等等拋給落水者拉他上岸,這樣最有效果也最安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缺乏微量元素可能使孩子的情緒變的異常

1.情緒激動、困倦急躁——缺維生素B6  維生素B6參與色氨酸、糖和雌激素代謝,其中,它對女性的作用尤為明顯。特別是月經前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更應該增加維生素B6的攝取,如果攝入不足,就容

怎樣去體會兒童的尊嚴?

幼兒在成長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強烈的尊重需要——對於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這一需要的滿足與否對幼兒積極自我的確立,和諧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於所處的心智階段的限制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