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中暑有哪些症狀?
1、先兆中暑:在高溫的環境下出現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短時間休息可恢復。
2、輕度中暑:除以上症狀外,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成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休息後,寶寶可恢復正常。
3、重度中暑: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寶寶中暑怎麼辦?
一旦發現寶寶有中暑的症狀,爸媽也不要驚慌,只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寶寶的情況就會好轉的。
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讓寶寶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干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盡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
3、快降溫,使寶寶的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是:用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寶寶頭部,或給寶寶洗溫水浴。
4、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後可讓寶寶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在了解了如何處理寶寶中暑之外,各位爸爸媽媽還要注意避免以下這幾種中暑護理誤區。
寶寶中暑護理誤區
誤區1:過量進食
中暑後不能讓寶寶吃油膩腥的食物,過多的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便相對減少,營養物質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確的做法:應盡量讓寶寶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東西,以適應夏季的消化能力。
誤區2:冷食傷身
有的父母發現寶寶中暑後身體很干渴,特別愛吃冷飲和瓜果類食物,就滿足了寶寶的要求,讓寶寶大吃特吃。其實這樣做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益,因為中暑後這兩樣東西都不能多吃,因為涼性食品會損傷寶寶的脾胃。
正確的做法:可以給寶寶喝一些鮮果汁。
寶寶中暑後,爸媽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體溫、脈搏和面色。如果寶寶體溫持續不降,並且出現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細弱、甚至四肢抽動、意識障礙等嚴重症狀,就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誤區3:過量飲水
中暑後須大量補充水分和鹽分,但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大汗淋漓,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的大量流失,嚴重時還會引起抽風現象。如此便是得不償失。
正確的做法:少量多次飲水,每次飲水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 |
關於脊髓灰質炎的相關預防
1.小兒麻痺症的預防方法 兒童服用小兒麻痺糖丸疫苗是預防小兒麻痺症的重要手段。服苗後,兒童身體產生一種抵抗力,可以免患此病。服用糖丸疫苗的方法:兒童出生後滿二個月服第一次、間隔一個月服第二次,再間隔一個月服第 |
![]() |
從零歲開始培養寶寶的陽光心態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留學美國的第一個暑假,我曾在麥當勞做前台出納員。每天,工作人員要忙碌服務,打卡記錄時間,還要提醒自己努力參加麥當勞的“微笑服務”競賽。當人們微笑的時候,人們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