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手掏氣管內異物
氣管異物是典型的家庭急症,家長應該具備急救知識,但是不太可能完全解決,因此發生後應做好去醫院的准備,然後再采取合理的急救。當寶寶發生異物嗆入氣管時,家長千萬別驚慌,首先應清除鼻腔內和口腔內的嘔吐物或食物殘渣,但不要試圖用手把氣管內的異物挖出來,建議試用下面三種方法誘導異物排出。
推壓腹部法:
適用於昏迷暈倒的患者。仰平臥,搶救者面對患者,騎跨在患者的髋部;搶救者用一手置於另一手上,將下面一手的掌根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搶救者用身體的重量,快速沖擊壓迫患者的腹部,重復此動作,直至異物排出。
拍打背法:
適用於新生兒和嬰兒。臉朝下,托下颌,頭低於軀干。肩胛骨聯線中點背部拍擊。轉身仰臥,低於軀干。胸部沖擊。
環繞腹部法: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的胸廓上和臍上的腹部。用另一只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以上的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吞食異物多吃芹菜促消化
2-3歲的寶寶,愛將手中抓的小零件,如棋子、硬幣等放入口裡。當家長發現小孩將異物吞下後,若未發現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表現,就不用太緊張,不要設法將異物吐出來,催吐易使異物誤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一般情況下,異物進入消化道後,大多數諸如棋子、硬幣、紐扣等異物,都能隨胃腸道的蠕動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為防止異物滯留於消化道,可多給寶寶吃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進消化道的蠕動,加速異物的排出。多數異物在胃腸道裡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兩三天,也有少數經三四周才排出。每次患兒排便時,家長應仔細檢查,直至確認異物已排出為止。在此期間,若寶寶出現嘔血、腹痛、發燒或排黑色稀便,說明有嚴重的消化道損傷,必須立即去醫院。若經過三四周仍未發現異物排出,則應請醫生處理。
![]() |
疫苗簡介之輪狀病毒疫苗
疫苗名稱:輪狀病毒疫苗 可預防疾病:用於預防嬰幼兒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接種對象:2個月至3歲嬰幼兒 接種方法:啟開瓶蓋,用吸管吸取本疫苗,直接喂於嬰幼兒。 接種劑量:用量為每人一次口服3ml。 |
![]() |
如何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八種方法讓孩子真正愛上讀書: 1.全家人一起讀書。 要想讓孩子從小就愛上閱讀,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狀態,最關鍵的是要在家庭中營造讀書的氛圍。專家認為,孩子人格的塑造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是在模仿認同與游戲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