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溶血病 >> 新生兒溶血病症狀 >> 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劉靈,副主任醫師,秦皇島市第一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從事兒科臨床醫療工作20年,1997年參加全國小兒神經學習班,1999年在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髒科進修一年。現在北京兒童醫院進修新生兒專業,並獲得由中國急救學會、北京兒童醫院、香港中文大學聯辦中國兒科高級生命支持資格證書。對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對新生兒疾病診治娴熟。擅長新生兒危重症如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搶救、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靜脈營養及多髒器維護,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缺血缺氧性腦病治療等並對小兒心髒、小兒急救、小兒神經有獨特的技術專長,是我市目前唯一的新生兒急救、小兒心髒專科醫生。發表醫學論文國家級4篇省級10余篇。完成省科技成果2項、分獲市科技成果一、二等獎。出診時間:周三、   周四上午每周一下午
      新生兒從呱呱落地到成為一個生命個體,從出生後臍帶結扎開始到整28天前的一段時間定為新生兒期。胎兒出生後生理功能須進行有利生存的重大調整,因此必須很好掌握新生兒特點和護理,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症狀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兒(生後一周)。它可以是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症狀,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嚴重者可致腦損傷。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生成增多,肝髒功能不成熟,以及腸肝循環的特點,都容易導致血膽紅素濃度增高,臨床易出現黃疸。
      有家長問:我的孩子出生10天了,現在全身皮膚和小便都是黃色的,而且精神不振,也不怎麼愛吃奶,醫院檢查後確診為新生兒黃疸。那麼,這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需要中斷母乳喂養嗎?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護理呢?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多於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程度輕重不一,一般無症狀,也可有輕度嗜睡或納差,足月兒7-10天消退黃疸。生理性黃疸是一種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麼不舒服。發現黃疸不要著急,此期間可用些葡萄糖沖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膽紅素加速排出。吃奶不足可能使生理性黃疸加重延長。
      新生兒黃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要考慮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血清膽紅素>6mg/dl、足月兒>12.9mg/dl、早產兒>15mg/dl、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大於5mg/dl、黃疸持續時間較長。超過2-4周,或進行性加重。多見於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體內出血、紅細胞增多、感染、窒息、缺氧、酸中毒、肝髒功能不成熟,腸肝循環的特點,導致血膽紅素濃度增高。有嚴重黃疸的新生兒應警惕核黃疸的發生,特別是未成熟兒,月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一般可於重黃疸發生後12-48小時之內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吮奶無力、肌張力減低、嘔吐、不吃奶等症狀,此時如及時治療,可以完全恢復。
家長應仔細觀察黃疸進展情況,如出生後黃疸發生的時間、部位、程度變化,有無肌張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減弱、發燒、嘔吐等情況。若出現上述表現,切莫延誤病情,否則將失去治療時機。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當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340μmol/L時,血間接膽紅素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影響腦細胞的能量代謝,腦細胞會因為能量不足有變性壞死,其中以大腦基底節、下丘腦及第四腦室底部黃疸明顯,此病變稱為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因此,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我們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許多人都認為孩子黃疸與喂母乳有關,其實不一定。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說是因為母乳造成黃疸。檢測方法為可暫時停止哺喂母乳兩天,其間用嬰兒奶粉輔助。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mg/dl,對寶寶不會有影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支氣管炎如不治愈 後果都很嚴重

臨證中,常常碰到一些家長帶小孩就診,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炎時,就會感到松了一口氣,也不治療,僅自購止咳藥給小兒服用,這是錯誤的。眾所周知,小兒較成人機體免疫力弱,而且小兒鼻、咽喉、氣管及支氣管的管腔相對狹窄,軟骨

孩子患了糖尿病父母不要隱瞞病情

用好胰島素,糖尿病兒童也可適當吃些零食  1型糖尿病是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類型,這種類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5%~10%,發病年齡一般以10~14歲較多,有的年齡還更小。日前,省立醫院內分泌科陳剛主任醫師就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