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溶血病 >> 新生兒溶血病常識 >> 新生兒溶血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

新生兒溶血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

  新生兒溶血性疾病包括同族免疫性溶血、紅細胞先天性的缺陷(紅細胞膜、紅細胞酶和血紅蛋白異常)以及紅細胞免疫(獲得性)所引起的溶血。本節介紹的新生兒溶血病( hemo1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是指母嬰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人類有26個血型系統,400多個血型抗原,產生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以ABO血型系統最多,Rh血型系統次之。
  病因和發病機理
  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是由於母體存在與胎兒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體(1gG)引起。因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循環,當母體缺乏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時,母體就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則引起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發生於O型血產婦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嬰兒。因為O型血孕婦中的抗A、抗B抗體IgG,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壞。理論上母A型血,胎兒B型或AB型血,或母B,型血,胎兒A型或AB型血也可發病。但臨床少見。主要是由於A型或B型血的產婦,其抗B、抗A的"天然"抗體主要為IgM,不易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
  由於A,B抗原因子在自然界廣泛存在,O型血婦女在孕前可能受血型物質的刺激,如寄生蟲、感染、注射疫苗及進食某些含有A,B抗原的植物等,使機體產生抗A、抗B的IgG,妊娠期間這些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而引起溶血。故本病約一半可發生在第一胎。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在Rh血型系統中有6種抗原(C,c;D,d;E,e)。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強。E,e,C,c次之,d目前尚未發現。國內多見於少數民族,因為少數民族婦女中Rh陰性較多。當Rh陰性婦女所懷胎兒為Rh陽性時,其D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循環,刺激母體產生抗D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使胎兒紅細胞發生凝集、破壞,出現溶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受傷了之後父母怎麼辦

寶寶碰傷頭部怎麼辦?寶寶被燙怎麼辦?寶寶受傷後父母應該怎麼辦?..小編就為你詳細介紹下。  孩子在家因發生意外而受傷,是非常常見的,但意外發生後,家長不但需要冷靜,還需要學習正確的處理方法,以免給孩子造成二次傷

如何讓孩子了解應對交通意外中的緊急情況

現如今的社會中,安全則是對人身首要的保障,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更多的財富。交通事故越來越多,交通意外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殺手之一,即使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但還有一些意外情況令人防不勝防。一旦不幸遭遇交通事故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