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嬰血型不合,以ABO系統血型不合最常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常發生在母親血型為O型,父親血型為A型、B型和AB型。比如,如果O型血的媽媽懷了由父親方遺傳而來的A型血的胎兒,由於O型血媽媽體內沒有A抗原,當A型胎兒紅細胞進入媽媽體內時,媽媽體內就會產生抗A抗體,抗A抗體進入寶寶體內就會引起寶寶的紅細胞破壞而溶血。
溶血病寶寶最常見的表現首先是皮膚與鞏膜黃染,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二天出現,48小時內迅速加重;其次就是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腫;然後是肝脾腫大,嚴重的會出現膽紅素腦病(或稱核黃疸),如不及時治療,有1/2-1/3患兒死亡。
發生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療。主要方法有:⑴藍光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它具有退黃快,副作用少等優點,可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有的寶寶可能在光照時出現一過性皮疹、大便次數增多等症狀,不需要處理,停光照後可自愈。⑵光療的同時加用藥物治療。⑶換血療法,只有部分嚴重溶血且有核黃疸危險出現的孩子才考慮換血。
產前預防可減少該病的發生:
1.對可疑的媽媽,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體效價高者可在孕前先進行中藥治療降低抗體。
2.孕後定期查抗體效價,第一次孕16周開始查抗體,第二次孕28-30周,以後2-4周查一次,自抗體效價增高時開始給孕婦口服中藥,每日一劑至分娩。
3.孕期診斷為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進行10天的綜合治療,以提高胎兒抵抗力。
4.自預產期前2周開始口服肝酶誘導劑,可加強胎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與膽紅素的結合能力,從而減少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 |
小矮人?!預防兒童矮小症的四大要點
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准差(-2SD,標准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厘米者。簡單地說,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或年生長高度少於5厘米 |
![]() |
氣溫轉冷謹防兒童肺炎
隨著氣溫逐漸轉冷,又進入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記者采訪了解到,感冒易誘發肺炎,5歲以下的兒童如果感冒持續一周,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據西京醫院兒科主任孫新介紹,由於氣溫走低,人體呼吸道易被感染,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