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症狀或綜合征。根據外周血紅蛋白或紅細胞數可將貧血分為輕、中、重、極重四度。
常見小兒貧血發生的原因有:
①造血不良引起的貧血,如缺乏性造血所需的葉酸、維生素b12、鐵等物質,或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惡性腫瘤、血液病等均可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②溶血性貧血,可由紅細胞內的異常因素或紅細胞外的異常因素引起紅細胞的大量破壞溶解,而導致貧血。
③失血過多引起的貧血,可有急性失血如創傷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慢性出血如潰瘍病、鉤蟲病、腸息肉等導致的貧血。貧血的症狀與其病因、發生急緩和程度輕重有關。一般皮膚、黏膜蒼白為突出表現。患兒可出現心跳過快、呼吸加速、食欲減退、惡心、腹脹、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動等症狀。病程較長的患兒還可出現易疲倦、毛發干枯、營養低下、體格發育遲緩等。血液檢查、骨髓塗片檢查等可幫且診斷。
治法:
養血益氣,健脾益腎。
黃芪10黨參10熟地12白術10當歸6砂仁3雞血籐15生地10。
炙甘草5淮山12枸杞子12紅棗5枚山萸肉8首烏10白芍10。
![]() |
淺談新生兒反應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索世界的能力
發展心理學劃分,嬰幼兒時期指的是從出生到三歲之間的孩子,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心理活動特征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筆者重點談論的是新生兒時期嬰兒的反應能力和主動探索世界的能力。 嬰兒驚人的學習潛力 人們通 |
![]() |
多多關心兒童成長中的煩惱
和父輩相比,如今的孩子心理壓力其實更大。他們的成長環境復雜多樣,周邊環境的壓力、學習的壓力使他們透不過氣來,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沒有伙伴,優越的環境和寂寞、孤獨常年陪伴著他們。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她們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