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療

  (一) 加強護理
  保持安靜,減少搬動,頭中位或右側臥位,頭肩略墊高30度。保持患兒體溫在35.5~36.5℃之間。出生時即有症狀者,宜推遲喂奶。供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入液量,寧少勿多,每日50~60ml/kg。
  (二) 對症治療  
    A 抗驚厥治療
  新生兒驚厥的治療首先是注意HIE時可能存在的代謝紊亂如低血糖症,低鈣血症、低鎂血症、低鈉血症等的立即處理。一旦確定驚厥不是由代謝紊亂引起,需用抗驚厥藥物。原則上選擇一種藥物,劑量要足,或兩種藥物交替使用。用藥期間經常監測藥物血濃度,用藥後密切觀察,以驚厥停止、安靜入睡、呼吸心律平穩、掌指彎曲有一定張力為度。
  1.苯巴比妥
  控制新生兒驚厥首選。首次給以負荷量15~20mg/kg,肌內注射或靜脈緩慢注射。如驚厥仍未控制,可每隔10~15分鐘再給5mg/kg,直到驚厥停止,總量可達30mg/kg。驚厥控制後,12~24小時開始給予維持量,按每天5mg/kg,分兩次靜脈或肌內注射,每12小時1次,2~3天後改為口服維持。與安定合用時注意到對呼吸抑制。
  2.安 定
  為治療新生兒驚厥持續狀態的·首選藥物,劑量為每次0.3~0.5mg/kg,緩慢靜脈注射。此藥半衰期為15分鐘,通過血腦屏障快,消失也快,因此可於是15~20分鐘後重復使用,一日之內可應用3~4次。對難於控制的截了當驚厥可每天給3~12mg/kg連續性靜脈滴注。
  B 腦水腫的治療
  1.20%甘露醇
  每次0.25~0.5g/kg( 1.25~2.5ml/kg ),可6小時使用一次,靜脈注時或快速靜脈滴注,顱內壓的高低及意識狀態可作為是否需要重復給藥的指標。
  2.腎上腺皮質激素
  早期應用有持續緩解腦水腫的作用,可減少甘露醇的重復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lmg/kg,每6~12小時1次,多在48小時內應用,48小時後根矚病情決定停用或減量。
  3.控制液量
  因腦水腫致顱內高壓時,控制液體量每日60~80ml/kg,並根據電解質、血漿滲透壓及尿量、體重變化進行調整。
  C  恢復腦血管灌流量
  當收縮壓低於6.67kPa( 50mmHg )時可給予靜脈滴注多巴胺( 每分鐘3~5ug/kg )和多巴酚丁胺( 每分鐘2.5~10ug/kg ),開始時用小劑量,漸增大至高量。
  D  改進腦細胞代謝
  1.胞二磷膽鹼 每日100~125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150ml內,靜脈滴注,生後第2日開始,每日1次,直至症狀好轉或出院時。
  2.腦活素 每日1~2ml,靜脈或肌內注射,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可用2~3療程。
    3.其他 可應用細胞色素C,ATP、輔酶A等。
  E 高壓氧治療
  可用高壓氧艙全艙給氧法,每日治療1次,氧濃度為90%~100%,壓力為2kPa,每次2小時,視病情可連續進行5~10次,至臨床症狀及B超示腦水腫消失。有驚厥者,待抽搐停止、呼吸脈搏穩定後入艙,合並顱內出血則在病情穩定6小時後入艙。
  (三) 控制出血
   ① 維生索K 1~5mg/次,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續3天。
   ② 輸新鮮血漿或全血,每日10~20mg/kg。維生素C、止血敏或6-氨基已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長期便秘了 智力降低

科學家發現,幼年經常便秘的兒童,不僅記憶較差,思維能力也大受影響。  糞便久積於腸道,就會再次發酵,產生大量有毒物質,如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可能對人的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宿便輕則令人嗜睡、口臭、口舌干燥、頭痛

小兒便秘的緩解方法

    1、改變飲食結構    主張母乳喂養,乳母應注意飲食均衡,不宜過食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肉、蝦、蟹等,應盡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   2、人工喂養兒&nb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