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孩子嘔吐怎麼辦?

孩子嘔吐怎麼辦?

  一、胎糞性便秘:生後不排胎便或排便量過少,有腹脹及嘔吐褐綠色物,有腸型及蠕動波。生理鹽水灌腸有效。

孩子嘔吐怎麼辦? 

  二、先天性巨結腸:腸壁神經節細胞減少或缺如,使遠端無神經節細胞的腸段呈痙攣,狹窄狀,形成功能性腸梗阻,常見部位為乙狀結腸及直腸,占90%以上,主要表現為生後不排胎便,或排出延遲,有低位腸梗阻症狀:如頻繁嘔吐、全腹脹、腸鳴音亢進。肛門指診可覺出直腸括約肌痙攣和直腸壺腹部的空虛感,並有一縮窄環。指診時可激發排便反射,或用鹽水灌腸也可排出大量糞便和氣體,腹脹及嘔吐可暫時緩解。診斷主要靠鋇灌腸,可見直腸、乙狀結腸遠端狹窄,近端擴張,24小時後再觀察,結腸內仍有較多殘留鋇劑。

  三、咽下綜合征:占新生兒嘔吐1/6,分娩中吞入過多羊水,污染的羊水或產道中的血液和粘液刺激胃粘膜所致,表現為生後即吐,可為血性,開奶後加重,生後1-2天內將吞入液體吐淨後嘔吐消失,用1%碳酸鈉洗胃可治愈。

孩子嘔吐怎麼辦?

  四、胃扭轉:生後24小時以後可發生,鋇餐造影可確診,胃大彎位於小彎之上,有雙胃泡,雙液面。采用體位喂養或加米粉增稠奶糊喂養,生後3-4月可自愈。

  五、幽門痙攣:生後1周內發病,嘔吐間歇性,胃型及胃蠕動波不常見,觸不到痙攣的幽門,阿托品治療有效。

  六、喂養不當:占新生兒嘔吐1/4,由於喂乳次數過頻、乳方多變、牛奶太涼等。

  七、贲門食管松馳:奶後平臥時即吐,半臥位或右側臥位即不吐,生後1-2個月可痊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秋季兒童腹瀉三“標准”:發燒、嘔吐、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臨床中的常見疾病。入秋後,“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由此成為不少父母擔驚受怕的重要疾病。  發燒、嘔吐、腹瀉是秋季腹瀉三“標准”  兒科研究所消化內科鐘

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

你的小家伙真正需要的並不是什麼高級玩具或是漂亮衣服,他要的是——快樂、歡笑和足夠的愛。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它們會讓你的寶寶真真切切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疼愛。  1、妙趣橫生的步法  播放一些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