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寶寶腹瀉要怎麼辦?護理重點、誤區及預防告訴你!

寶寶腹瀉要怎麼辦?護理重點、誤區及預防告訴你!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

  護理重點

  重點1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多家長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黃,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重點2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

  寶寶腹瀉後應注意合理搭配飲食,以清淡為主,只要不出現頻繁嘔吐應鼓勵自然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傳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現在主張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重點3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干燥,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重點4嚴密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如果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口干舌燥,並且,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症狀,則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護理常見誤區

寶寶腹瀉要怎麼辦?護理重點、誤區及預防告訴你!

  誤區1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家長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後不久,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這種情況多見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後會自然好轉,而並不是患了腸炎。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誤區2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的家長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3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家長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如何預防

  一、要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奶瓶、奶嘴等食具必須消毒,飯前便後要徹底洗淨雙手。

  二、適量飲食,由於小兒消化功能正處於發育階段,吃的太多消化不良反而容易引起脾虛腹瀉。

  三、小兒在季節交替及夜晚睡覺時要避免腹部受涼,尤其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在空調室內也不可大意。

  四、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要讓小孩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抵抗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心飲料補水的五大弊端

隨著天氣轉暖,又到了飲料的銷售旺季,各種口味的飲料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有些家長甚至讓孩子通過喝飲料來補充每日所需的水分。但專家指出,孩子靠喝飲料補水有五大弊端,白開水才是兒童最健康的飲品。  首先,有些飲料不僅不

爸爸怎樣成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義感的(當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時插隊……)    傑傑是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學的路上傑傑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