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以為腹瀉是小病,用點藥就行了。殊不知忽視了孩子的一些症狀,隨時可能釀成嚴重後果。一般來說,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以及喂養不當、飲食失調、氣候變化引起的兒童腹瀉比較多。然而,有時候排便多未必就是因為腹瀉.為什麼?請聽我們的專家解說!
孩子越小,越要謹慎對待其腹瀉,原因有三:
一是幼兒的感知、表述能力差,腹瀉後說不清有無腹痛及腹痛部位,容易誤診;
二是腹瀉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需要鑒別;
三是在患腹瀉的幼兒中,有少數還可出現嚴重的並發症,比如溶血性尿毒綜合症、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格林巴利綜合症)、腦膜炎、敗血症等,必須警惕。
幼兒腹瀉五觀察
1、觀察體溫
在腹瀉病例中,由於飲食不潔而致使帶有細菌、病毒或細菌產生的毒素進入體內引起的腹瀉最為多見,稱為“感染性腹瀉”,占腹瀉病例的85%左右。這類腹瀉大都容易出現體溫異常,表現為中度發燒(38.5度左右),發燒症狀可能早於腹瀉或在腹瀉初起時出現。同時,患感染性腹瀉的孩子還會表現為不愛玩、不願吃東西、磨人、哭鬧、無精打采等。對此,家長不必過於焦慮。
但當孩子早於腹瀉(或初起腹瀉次數少時)出現高燒(39度以上)時,就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及時就診,以防病情凶險的中毒性痢疾。
2、觀察精神狀態
即觀察腹瀉的孩子是否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症狀。這些症狀與孩子在腹瀉時常有的無力、疲乏、愛睡覺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識障礙的表現。
還有一種表現是噴射性嘔吐,一說吐張嘴就噴嘔出來,而不是惡心難受才嘔吐,也不是用藥後嘔吐。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精神症狀表現,要即刻就診。
如何准確鑒別小兒肺炎
肺炎是小兒呼吸系統的常見疾病,多在傷風的基礎上病發。肺炎威逼小兒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它又與傷風的症狀類似,容易混同。所以我們來看看如何鑒別小兒。
小兒肺炎
肺炎是小兒呼吸系統的常見疾病,多在傷風的基礎上病發。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多發期,以是怙恃一定要多加當心。小兒肺炎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是威逼小兒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但偶然它又與傷風的症狀類似,容易混同。因而,家長有必要掌握這兩種小兒常見疾病的辨別知識,以便實時發現小兒肺炎,盡早治療。辨別它們其實不太難,可從“1測、2看、3聽”入手:
1測是指測體溫。小兒肺炎大多發燒,而且多在38℃以上,如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一下子。小兒傷風也發燒,但以38℃如下為多,持續時間較短,用退熱藥效果也較明明。
2看,首要看如下四個方面:
(一)看呼吸是不是難題。小兒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水平較重,常引發呼吸難題。傷風和支氣管炎引發的咳嗽或喘一樣平常較輕,不會引發呼吸難題。呼吸難題顯露為憋氣,雙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提醒病情緊張,切不可遲延。
(二)看精神狀態。小兒傷風時,一樣平常精神狀態較好,能玩。小兒患肺炎時,精神狀態欠安,常焦躁、哭鬧不安,或昏睡,抽風等。
(三)看飲食。小兒傷風,飲食尚正常,或吃東西、吃奶削減。但患肺炎時,飲食明顯降低,不吃器材,不吃奶,常因憋氣而哭鬧不安。
(四)看就寢。小兒傷風時,就寢尚正常,但患肺炎後,愛哭鬧,夜裡有呼吸難題加劇的趨向。
3聽是指聽孩子的胸部。因為小兒的胸壁薄,偶然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以是家長可以在孩子恬靜或睡著時在孩子的脊柱雙側胸壁,細心聆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噜”、“咕噜”般的聲音,稱之為微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首要體征。小兒傷風一樣平常不會有此種聲音。
經由上述的1測、2看、3聽,要是湧現此中大部分情形,即應思疑小兒患有肺炎,應盡早到病院就診。
![]() |
媽媽須知 嬰兒要生病六大前兆
前兆1:食欲下降 健康寶寶吃嘛嘛香,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但是如果你發現寶寶食欲減少或者拒食的話,可能是寶寶患病的前兆哦!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現在突然拒奶 |
![]() |
什麼是高熱驚厥的高危因素?
什麼是高熱驚厥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