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屬中醫“洩瀉”范疇。中醫認為引起小兒洩瀉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內傷乳食及脾胃虛弱。而腹瀉伴發熱既可見於感受外邪致病,亦可見於內傷乳食致病。具體講,發熱可見於風寒瀉、濕熱瀉、傷食瀉,此外還可見於瀉下無度,水陰耗損所致的傷陰證。中醫中藥不僅對小兒洩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腹瀉伴見的發熱同樣有確切療效,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二。
風寒瀉一般除洩瀉、發熱外,常伴腸鳴腹痛,大便色淡,鼻流清涕等症,臨證可用藿香正氣散加減,發熱重者加用荊芥、防風之類。濕熱瀉多見於暑濕季節,除腹瀉、發熱外,常見大便色褐而臭,肛門灼熱、心煩口渴諸症,臨床可予葛根芩連湯加減。身熱重者加用生石膏、滑石、知母之類。傷食瀉通常除洩瀉、發熱,常見大便酸臭、腹脹納呆、惡心嘔吐等,臨床一般予保和丸加減,兼身熱者用連翹、黃芩、黃連之類。
除上述分型外,臨床尚可見到由於暴瀉無度,耗損陰津,陰虧內熱而見發熱者。相當於西醫所言“脫水熱”。對此型發熱,臨床可予連梅湯加減。另可加用生葛根以退熱生津。
在中藥治療小兒洩瀉發熱的同時,臨床尚可根據患兒情況,酌情選用針刺、推拿等方法做為輔助治療,對縮短病程,提高療效十分有益。
洩瀉發熱較重時,針刺在辨證選穴基礎上,可酌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推拿時則可酌加退六腑,清大腸,清脾胃等手法。
總之,中藥及針灸、推拿等療法對小兒洩瀉所致發熱有確切療效,臨床可根據患兒病情,配合西藥,適時采用相應措施,使患兒盡快康復。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果凍卡住呼吸道的救治要點
生活中碰到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一般人常會采用拍打後背的方法來幫助傷者清除進入氣道的異物。但事實上,這種方法對清除像果凍、年糕、湯團等具有一定粘性的食物所引起的氣道阻塞,往往難以見效。 發生意外後,如果傷者還能講 |
![]() |
孩子驅“鉛”排毒的飲食策略
孩子鉛中毒的飲食防治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中的鉛污染日趨嚴重。面對大環境,身處其中的人們有時顯得有些無奈。但由於鉛中毒對孩子健康,特別是對孩子大腦發育的不可逆的影響,所以,家長還是需要引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