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預防
據兒童專家介紹,感染性腹瀉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傳播,之所以在嬰幼兒中多發,是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功能發育不完善,胃液胃酸少,消化酶的活性差。加之秋季的逐漸轉涼,嬰幼兒免疫功能不夠成熟,不能有效抵御病原體的入侵。還有一部分是消化道外感染的。比如;小兒上呼吸道炎、咽炎、中耳炎、肺炎等病程中會表現出腹瀉症狀。但是,這種腹瀉較輕,持續時間也比較短。所以預防嬰幼兒腹瀉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是無菌的,污染機會極少。如果是奶粉喂養,需要及時的對奶瓶消毒,並保證不喝時間過長或吃不新鮮的奶制品。
2、合理喂養添加輔食。在嬰兒4—6個月開始增加谷物、蛋黃時,要注意從小量開始。
3、講究衛生習慣,嬰兒母親或照看人的洗手習慣很重要,洗手必須用肥皂與清水。
寶寶的護理
在出現秋季腹瀉病症後,家長應在醫生的治療和指導下精心護理嬰幼兒,特別要注意:
糾正脫水:腹瀉患兒多呈現輕中度脫水的狀態,因此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尤為重要。對於急性腹瀉,應喂給寶寶可接受的方便有效的液體,如母乳、酸奶、米湯、稀粥等,只要寶寶想喝就喂。
合理用藥:由細菌引起的腹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抗菌藥沒有效果,所以不要亂用,以免引起其它的不良後果。
加強護理:保持室內通風,及時處理寶寶的排洩物。每次患兒大便後要用柔軟的棉布蘸著溫水輕輕清洗臀部,並保持臀部干爽。
及時就醫:嬰幼兒腹瀉如果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盡快就醫:
1、水樣大便次數或量增多,腹瀉每天超過8次,或次數雖不多,但量比平時多出2-3倍,或排出的全是水,且呈噴射狀。
2、患兒頻繁嘔吐,不能補充水分,或盡管不嘔吐,但就是不喝水。
3、發熱,體溫超過38度。
4、大便帶血,此時應取大便標本去醫院化驗,查明病因。
![]() |
接種乙肝疫苗需打三針
接種疫苗標准是打三針 接種疫苗切忌半途而廢,標准接種是打三針,打完後必須做檢查確認抗體水平。高志良說,國內最近有一項研究指出,過去認為健康人群中10%的“免疫無應答”人群無法打出抗體, |
![]() |
糖丸不宜帶回家給寶寶服用
近日,一些地區發生的脊髓灰質炎疫情引發社會關注。專家提醒,除接種疫苗外,勤洗手、勤換衣、不喝生水、注重食品衛生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重要手段。 糞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 地壇醫院感染科教授蔡晧東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