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出生後大概72小時內就能及時排便了,每天排便的次數和便便的顏色都能顯示出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如果寶寶發生了便秘等排便困難情況,家長一定要足夠重視。
寶寶不排胎便
剛出生的新生兒一直沒有排便,可急壞了爸爸媽媽。寶寶會不會出什麼問題了?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剛出生1~2天就會排便,起初為黑綠色胎便,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吞入羊水中的沉澱物積存而成的。喂食母乳後大便轉為金黃色。如果寶寶出生24小時內沒有排出胎便,或僅排出少量胎便,有可能是胎便太黏稠堵塞直腸造成的。
該怎麼做
盡早喂食母乳。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媽媽沒有乳汁也可以喂配方奶粉。要讓寶寶盡快吃到東西。你還可以輕輕按摩寶寶的小肚子,幫助他促進腸子蠕動,加速排便。
寶寶不排胎便超過72個小時
新生兒超過72小時仍不排便,或僅有少量胎便排出,那麼腸道或肛門就有先天性異常的可能。
若同時還有腹脹、嘔吐等症狀,說明出現了腸梗阻。
該怎麼做
必須立即就醫,讓醫生做進一步檢查來確診。
寶寶幾天才排便一次
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大便2~4次,有的多達7~8次,排出的大便為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
喝奶粉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少,每天在1~2次,大便顏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
如果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排便時小臉漲得紅紅的,似乎在屏氣用力,排出的大便卻並不干硬,仍然是軟便或糊狀便,你就不必擔心。
該怎麼做
你需要先觀察排出的胎便是軟的還是硬的,如是軟便就表示正常。
小寶寶可能還沒養成大便反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你也可以輕輕按摩寶寶的小肚子,幫助他促進腸子蠕動,加速排便。
五招應對新生兒便秘
第一招,母乳喂養吃母乳的新生兒很少便秘,這是因為母乳相較牛乳更好消化,給寶寶的胃腸功能帶來負擔更少,所以盡量選擇母乳喂養。
第二招,加喂溫水
人工喂養的新生兒一定要在兩次喂奶之間加喂一次溫水,因為牛乳的成分和母乳不同,比較容易引起大便干結。
第三招,讓寶寶吃飽
有些時候並不是寶寶不拉屎,而是沒吃飽。增加喂奶次數和喂奶量試試看。
第四招,按摩輔助
教你給寶寶按摩肚子的方法:用手指或手掌順時針方向,輕輕圍著肚臍打圈。一次5分鐘,早晚各一次,能加快腸蠕動促進排便。
第五招,巧用肥皂
將一塊肥皂削成長條,一頭稍微尖些,蘸上水塞入寶寶的肛門,來回進出一兩下,很快寶寶就想大便了。
需要注意的兩個事項
首先,你不能總依賴肥皂,或總使用開塞露來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必要時就要上醫院聽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其次,如果排便困難的同時,寶寶還出現哭鬧、拒奶、嘔吐腹瀉等異常情況,你就要立即去醫院。寶寶可能並非普通便秘,而是患有某種疾病。
你知道嗎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發生便秘的原因也不同。引起便秘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於功能性便秘,這類比較常見,經過飲食、生活作息等的調理可以痊愈,在新生兒期發生的便秘多為這種。另一類是由於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通過一般調理效果不佳,必須經過外科手術才能徹底治愈。如果你無法判斷寶寶屬於哪種原因造成的便秘,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再對症治療。
![]() |
為何法國孩子乖巧美國孩子愛鬧?
美法兒童差異大 夫婦倆帶著孩子下館子吃海鮮,可是沒等菜上桌,比恩就開始“造反”。先弄翻小鹽瓶,接著撕開砂糖包,把糖撒得到處 |
![]() |
遺尿症,你認識嗎?
認識兒童遺尿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