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節以來,患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比以前多了,很多孩子病好了以後,有時會突然地出現腹痛的情況,常常因此耽誤了上學或上幼兒園。
專家介紹,很大一部分小兒腹痛與病毒感染有關,臨床上稱為腸系膜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多屬於病毒性感染。好發於冬春季節,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並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典型症狀為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腹瀉或便秘。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但病變主要侵及末端回腸的一組淋巴結,故以右下腹痛常見,腹痛性質不固定,可表現為隱痛或痙攣性疼痛,在兩次疼痛間隙患兒感覺較好。
當小患兒出現有闌尾炎相似的症狀,但病情較輕,病情較緩慢而無腹肌緊張者,應考慮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由於有時很難與闌尾炎鑒別,需做B超檢查明確,以免誤診。
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期一般經過輸液、抗生素等治療後腹痛可明顯好轉。該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尤其是在氣候乍暖乍寒變化較大時,小兒受涼患呼吸道感染時,進冷食或飲食過飽、消化不良時,引起腸蠕動增強導致的腸痙攣等胃腸道疾病,易出現腹痛。此種腹痛多不劇烈,不發熱。
腹痛發作時,小兒喜雙手捂住腹部呈下蹲動作,較小孩子表現煩躁、哭鬧。此時應注意保持安靜,最好讓孩子臥床休息,家長可用手輕輕按揉小兒肚臍周圍,貼敷胃安膏或用暖水袋熱敷腹部,讓孩子飲少許熱湯水多能使疼痛緩解。
腹痛雖經常發生,但多不需要特殊治療,家長不必驚慌,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可隨便給孩子喂服止痛藥物。平時需注意氣候變化,及時為孩子增減衣物,避免著涼,不吃冷食,大風天氣外出根據情況戴口罩,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但如孩子的急性腹痛伴有發熱、嘔吐、腹痛劇烈、腹部不讓按壓、按壓時腹痛加重,此症狀多見於急性闌尾炎、腹膜炎、胰腺炎、腸梗阻等疾病。為防止病情惡化危及生命,需立即送醫院檢查確診,及時進行相應治療。
![]() |
寶寶中暑的急救法
在炎熱的天氣裡,寶寶很容易會中暑。如果是在郊區景點,沒醫院沒大夫又該怎麼辦?兒科李主任推薦急救一招——掐三穴:人中、合谷、內關。 在郊外游玩時,如果天氣很熱,首先要時刻注意寶寶的一舉一 |
![]() |
幼兒食物中毒的症狀與治療
其實,食物中毒是因為食物受到細菌污染進而引發的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要症狀的病症。其中較普遍的是食物受沙門菌類污染,常以肉類為主;葡萄球菌造成的食物中毒,多見於乳酪制品及糖果糕點等;嗜鹽菌造成的食物中毒,常見於海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