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小兒腦癱 >> 小兒腦癱基本常識 >> 孩子腦癱要在五歲前治療

孩子腦癱要在五歲前治療

  近日,解放軍458醫院神經內科利用自體干細胞移植技術,為一位來自江門的15歲腦癱少年小豪進行了治療。“他在嬰幼兒時期就出現了系列異常,但家長都忽視了。腦癱患兒超過五歲,治療效果大打折扣。”該院神經內科方昭庚教授提醒,孩子從襁褓中開始行為舉止異於同齡人,就應立即排查有無腦部疾患存在。

  腦癱患兒五歲後治療效果欠佳

  據介紹,小豪是早產兒,出生體重只有2公斤,17天時患上重症肺炎,9個月時又不幸感染了麻疹。從11月大開始,家人發現小豪的腰腿都伸不直,扶著東西才能坐穩,後來被檢查出左大腦發育不全。但家人一直將治療擱淺,直到他15歲才送來廣州就醫。

  “臨床發現,很多父母發現孩子腦癱時已經很晚,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家長在撫養嬰幼兒的過程中走入了誤區。”方昭庚介紹,“有的家長雖然發現孩子在半歲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奶差、過於安靜,或受驚嚇時出現身體打挺等現象,但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身體弱,常不以為意,其實這些征兆已經提示父母孩子有異常存在。如果家長發現嬰幼兒有睡眠時間過長、哭時沒有聲音、吞咽不好、手腳不協調、三個月還不能抬頭、六個月還不能翻身、八個月還不會坐、眼神與父母沒有交流等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旦確診為腦癱就要及時開展治療。”方教授表示,腦癱患兒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如果超過五歲,治療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家長應加入患兒的康復訓練

  “一旦確診是腦癱患兒,應早期實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訓練。對於時間長、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的患者,可通過干細胞移植來改善症狀。”該院神經內科葛慶波主治醫師表示,“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長期過程,光靠訓練人員遠遠不夠,家長的幫助在腦癱患兒的康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待認知功能差的患兒,最好家長能配合訓練人員在業余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 免疫調節劑因人而異

國內外有些專家還主張適當服用免疫調節劑來增強寶寶對流感的免疫力。免疫調節劑更多屬於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類,在這裡,介紹兩種免疫調節劑,供大家參考。  維生素AD丸  有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AD的寶寶,免疫功能比較低

新生兒鼻子不通氣怎麼辦

新生兒鼻腔短小,鼻道窄,血管豐富,與成人相比更容易發生炎症,致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奶,情緒煩躁,哭鬧,張口呼吸,所以說保持新生兒呼吸道通暢,就更顯得重要。  鼻子不通氣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處理:用母奶點1滴在小兒鼻腔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