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小兒腦癱 >> 小兒腦癱基本常識 >> 治療腦癱患兒的基本原則

治療腦癱患兒的基本原則

  治療腦癱的原則是什麼?

  (1)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

  (2) 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按小兒運動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循序漸進促使小兒產生正確運動。

  (3) 綜合治療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對患兒進行全面、多樣化的綜合治療,除針對運動障礙進行治療外,對合並的語言障礙、智力低下、癫痫、行為異常也需進行干預,還要培養他面對日常生活、學會交往及將來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

  (4) 家庭訓練和醫生指導相結合,腦癱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住院治療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治療需要在家庭裡完成,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訓練計劃,評估訓練效果,在醫生指導下糾正不合理的訓練方法。

  腦癱患兒常見有哪些畸形?

  痙攣型腦癱患兒某些肌肉處於持續收縮狀態,長時間攣縮而不能拉伸,會使關節活動受限,即為攣縮。如果發生在屈肌群時其關節就不能充分伸展,稱為屈曲攣縮,最易出現在肘、髋、膝關節以及手指關節;如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腓腸肌,會出現尖足;前臂的內收攣縮在腦癱患兒中也常見。除兩側性先天性髋關節脫臼而致的攣縮外,攣縮和畸形在嬰兒期一般不會發生。攣縮和畸形多由於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未得到及時糾正,形成固定的異常模式而導致。常見的有側彎傾向的非對稱的痙攣,一側下肢較另側呈很大內旋,軀干一側短縮並伴有骨盤側斜;足內翻、跖屈伴有下肢伸展、內收,以及脊柱的後彎、側彎、尖足等重症畸形。早期注意觀察可以看到,大多數患兒如能早期治療可以防止其惡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麻痺症治療方法

小兒麻痺症又稱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小兒感染率遠較成人為高,5歲以下者占多數,常後遺癱瘓。多發生在夏秋兩季。臨床以發熱、上呼吸道症狀、肢體疼痛、少數病例出現肢體弛緩性癱瘓為特征。  小兒麻痺

寶寶卡魚刺喝醋是誤區

寶寶被魚刺卡住,不要盲目采取行動。一定要鎮定,最好立刻送到醫院。  咽飯團和喝醋是誤區  小兒卡魚刺,有些家長會采取讓孩子吞咽飯團和喝醋的方式來處理,但是這兩種處理方法是不正確的。  吃飯團或吞饅頭,目的是將魚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