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分泌科 >> 兒童糖尿病 >> 兒童糖尿病基本常識 >> 多吃少動讓孩子背上“甜蜜的負擔”

多吃少動讓孩子背上“甜蜜的負擔”

  8歲男孩患上糖尿病

  這是河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全忠碰到的一個病例:

  木木(化名)的父母同為企業高管,收入豐厚卻無暇照顧孩子,從小就把他丟給爺爺奶奶照顧。

  爺爺奶奶對這個寶貝孫子百般疼愛,生怕孩子吃不好營養不夠,頓頓大魚大肉,隔三差五到肯德基、麥當勞“打牙祭”,冰箱裡永遠有喝不完的可樂,各種小零食從來不斷頓……

  木木上小學了。雖然他明顯比身邊的同學胖出很多,可爺爺奶奶還挺高興:“胖點好,結實。”木木的爸媽也不在意。直到有一天木木哭著從學校回家,說自己體育課上跑不動,同學們都笑他“大胖子”。他委屈地問:“為什麼我跟其他同學不一樣?”

  聯想起不久前朋友曾提醒“孩子的體重有點超標”,木木的爸媽決定帶他到醫院做檢查。結果,孩子已經出現了高血糖、高血脂的症狀,患上了Ⅱ型糖尿病。

  木木的爸媽後悔不已,他們從沒想到兒子這麼小竟然會得糖尿病。“一想到這種慢性病可能會困擾孩子一輩子,我就後悔得要死,以前怎麼沒重視孩子的飲食呢,還以為胖點不會營養不良。”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離自己很遠,離自己的孩子更遠。事實上,如今這個“富貴病”已在青少年群體中“四面開花”,超重和肥胖孩子首當其沖。

  專家建議,家長是幫孩子抵御“糖衣炮彈”最堅固的防線,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才能讓他們不變成“小糖人”,永遠和健康相伴。

  李全忠說,以前大家都認為Ⅱ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得,兒童糖尿病多是因為免疫受損、遺傳或環境因素導致的Ⅰ型糖尿病。但現在不同了,隨著近年來肥胖兒童增多,使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隊伍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稚嫩面孔。

  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就是肥胖。肥胖導致脂肪細胞、肌肉、肝細胞等靶細胞受體數目和親和力降低,對胰島素不敏感,產生胰島素抵抗,從而誘發糖尿病。李全忠說,在兒童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已經占到了60%以上。

  “孩子Ⅱ型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生活方式病’,過度飽食和缺乏鍛煉是主要發病原因。”李全忠認為。

  一方面,兒童青少年的飲食過精、過細,且飲食結構趨於西化。比如,孩子們喜歡吃漢堡、炸雞、薯條、碳酸飲料等洋快餐,而這些食品往往具有高油、高脂、高熱、高鹽的特點,同時缺乏足夠的蔬菜和維生素,這很容易造成孩子攝入的總熱量過剩,帶來肥胖、糖尿病的危險;再加上現在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關愛過度,養成了孩子吃零食的習慣,而很多零食主要通過高糖、高鹽、油炸來達到可口的目的,而這也容易引起肥胖。

  另一方面,目前孩子學習壓力大,課余時間被各種興趣班占據,或把時間都花在看電視、玩電腦游戲上,體力活動減少;還有,不少肥胖兒童擔心被歧視,絕少參與體育鍛煉。這造成了孩子在大量攝入營養後,沒有適量運動消耗,形成營養過剩的惡性循環。

  “多吃少動,是孩子變胖、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李全忠總結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接種疫苗,如何防治不良反應?

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和疫苗“親密接觸”了。1歲以內的小寶寶,幾乎每個月都要接種疫苗。預防接種可以使人體產生有益的免疫反應,使寶寶免受疾病的侵襲或大大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但是,它畢竟是通過人

孩子是否能在伙伴當中順應形勢?

馬克斯的故事  馬克斯今年九歲。因為爸爸換了新工作,所以全家剛剛從洛杉矶搬到東海岸。每次爸爸換工作、舉家搬遷的時候,馬克斯都要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來適應。對他來說,結交朋友並不容易,他不會很快和別人打成一片。比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