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迎來金秋開學季。據疾控中心統計:每年9月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其中低齡患者的比例尤為明顯。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夏秋兩季交替,孩子體質較弱,抵抗力差,不能適應季節溫差變化而出現感冒症狀;二是,9月份幼兒園、學校集中開學,孩子從家庭環境進入集體生活,心理、生理上易產生不適應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同時,開學期間,學生短時間內大量聚集,學習、生活環境相對集中,也為交叉感染創造了條件,使流感人群驟然增多。
對應此類季節性流感,專家提醒:提前預防更重要。
第一,早晚適當增減衣物
秋季早晚溫差較大,老人、孩子和體質較弱的人在出門時一定要帶一件外套,以便隨時增減衣物。秋裝的選擇上也要充分考慮到舒適、防護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第二,勤開窗通風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不低於15分鐘。既保持了室內空氣清新,又可抑制細菌的滋生。即便在封閉式的樓宇環境中也要打開通風設施,盡量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第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天氣轉涼後,人們會食欲大增,但也要注意葷素搭配。在干燥季節要多吃些諸如銀耳、梨、藕、葡萄、蘋果等滋陰潤肺的食物,少食辛辣,適當“貼秋膘”。
第四,適度鍛煉
秋季天氣涼爽,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體內細胞的代謝,加強機體各系統的抗病能力。
第五,規律作息,保障睡眠
很多人在夏季睡得晚,作息不規律。晚睡習慣如果延續到秋季,則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在季節交替的時候,要保證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適當延長睡眠時間。
如果已經出現頭痛、咳嗽、發熱等感冒症狀,一定要選用適合的藥物,及時用藥、治療。
秋季由於寒熱交替變化引發的感冒,以發熱症狀為主,中醫一般稱為風熱感冒。中藥柴胡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抗炎、鎮痛、鎮咳、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
《本草綱目》記載,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有疏散退熱、舒肝、升陽之功能。本世紀以來許多學者對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證明柴胡能夠有效清熱解毒、和解少陽、扶正祛邪,對預防未知病毒和變異病毒引起的各種流行性疾病,控制病情發展,防止繼發感染效果顯。
![]() |
容易和小兒驚厥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小兒驚厥經常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患病之後身體特別的痛苦,家長朋友看著特別的心疼,與該病相似的疾病也特別的多,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了解一些知識,懂得區分這些疾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決定新生兒尤其 |
![]() |
預防寶寶腹瀉的相關知識
當孩子生病後家長是最擔心的,而小寶寶的免疫力低所以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腹瀉就是孩子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那麼人們該如何預防寶寶腹瀉呢?本文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預防小兒腹瀉的常識。 夏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