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發燒的症狀
症狀1:體溫突然升高就是發燒
原因:孩子在高溫環境中,或者運動過後往往會出現體溫波動。若是在短暫的體溫波動,體溫在37.5℃-38.0℃之間,而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可繼續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
症狀2:兒童臉紅就是發燒
原因:孩子的毛細血管豐富,容易臉紅。偶爾運動或是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都容易引起兒童臉紅。如果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因為只有當身體體溫大於38℃時(肛溫、耳溫),可稱為發燒。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提醒我們“寶寶可能生病了。”
症狀3:手腳冰冷就是發燒
原因:兒童手腳冰冷主要原因是因為幼兒的四肢血量少於內髒,供血不足造成的。可以用體溫表測量孩子的體溫或是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或面對面感覺孩子呼出氣體的溫熱度。若是正常體溫且精神及活動力尚佳,則不必急於就醫。
二、真發燒的症狀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包括受環境影響、感冒、氣管炎或預防注射麻疹、百口咳等反應。如果兒童出現渾身發熱,四肢無力,體溫升高、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倦怠等應趕快去醫院。
![]() |
兒童出現假死現象的救治法
兒童出現假死現象的救治法 1.立即將兒童的下領托高,然後用口對著病者的口及鼻部,反復多次地吹入空氣。 2.當心髒停頓或脈搏停止跳動時,應立即用手掌按在心髒部位,較大力地不斷壓迫心髒。 3.在進行急救的同時 |
![]() |
小兒麻痺後遺症的預防方法
早期預防小兒麻痺後遺症?做好小兒麻痺後遺症的預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維護好小孩周圍的環境衛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還需要打預防疫苗。 小兒麻痺後遺症的預防方法 1、自小兒麻痺後遺症的起病日起至少隔離4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