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由於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必須使用抗病毒藥。常用的抗病毒藥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2、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開水沖服。
3、雙嘧達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副作用小。
二、小兒感冒不要急於退熱。
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常用的退熱藥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撲爾敏片,每天每千克體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兒退熱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門,一日不超過3次,退熱後停用。
不要使用apc(復方阿司匹林),因為apc有興奮作用,而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這種藥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
三、小兒感冒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合用抗生素:
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四、中醫用藥:
中醫認為小兒感冒多是是感受風邪所致,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類,辨證施治療效可靠,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五、小兒感冒無論用何種藥物,都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4、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 |
夏季小兒感冒三大類型
小兒夏季感冒與冬季感冒表現不太相同,因為夏天與冬天的氣候不同,孩子感受的外邪也不同。冬天氣候寒冷,多數是外感風寒為主,出現流清涕、鼻塞、怕冷的風寒感冒居多。而夏天氣候炎熱,尤其到了伏天,暑熱還挾有濕邪,又熱又悶 |
![]() |
小兒腹瀉的推拿療法有哪些?
推拿方法 1.補脾土:脾土穴位於大拇指桡側邊。醫者用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拇指桡側緣從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補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桡側緣。醫者以右手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食指桡側邊從指端推向指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