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化膿性病變是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近年來日益受到臨床上的重視,有的科學家在一般看來健康的兒童中進行鼻窦X線拍片檢查,發現大約50%的鼻窦有病變,如果對這些兒童進行上颌窦穿刺沖洗,就有1/3左右可以沖洗出膿液。近些年來,甚至發現很多幼兒患鼻窦炎。另外其發病率也與各鼻窦發育先後不同有關,出生後上颌窦及篩窦就有感染的可能;到2 ~3 歲後,額窦及蝶窦才發育,兒童多在7歲以後患額窦炎,而蝶窦部位最深,細菌不易侵入,很少有炎症出現。
兒童易患化膿性鼻窦炎主要是由於其生理特點所決定的。
(1)因為鼻窦主要是在出生後才開始發育,小兒的鼻窦發育不健全,鼻窦與鼻腔相通的暗道,又細又長,而鼻窦的窦口相對較大,鼻腔和鼻窦粘膜較嫩弱,感染後很容易引起粘膜水腫,使窦口阻塞引流不暢。
(2)兒童期特有的因素也決定其患本病的可能性較大,小兒抵抗力低,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如氣候變化、冷暖失調則極易罹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若加之後天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則更易在原發病的基礎上並發鼻窦炎症。兒童期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防御系統薄弱,容易患各種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紅熱、百日咳、肺炎等,這些疾病皆易引起鼻窦炎。
(3)變態反應也是小兒鼻窦炎的重要發病因素,兒童先天性免疫機能不全,常為變應性體質;變態反應常引起鼻腔和鼻窦的粘膜水腫,以致堵塞窦口,妨礙引流,容易發生鼻窦炎。加之患兒經常感冒,鼻粘膜的感染又增加了變應原對身體的敏感作用。
(4)兒童扁桃體炎以及增殖體肥大,引起鼻塞,影響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也容易引起鼻窦炎的發生,另外鼻腔異物、外傷、腭裂、鼻後孔閉鎖等,也常會引起兒童鼻窦炎。基於上述種種因素,小兒鼻窦炎較成人更為多見,並且感染後容易向鄰近組織侵犯,造成嚴重的後果。
![]() |
寶寶有痰咳不出?
痰就是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正常人也會有。當有外來病菌或其他刺激物侵入時,分泌物就會增加,而且混雜著身體與病菌“作戰”後的殘留物。所以,痰的顏色就可能會變黃或變綠,造成呼吸道的不適及刺激。 |
![]() |
兒童感冒容易引起的並發症有哪些
(一)中耳炎:高燒不退(超過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兒煩躁、搔抓耳朵。 (二)鼻窦炎:流鼻涕超過十天沒有改善跡象,且黃綠色的濃稠鼻涕伴隨咳嗽、嚴重鼻塞、頭痛。 (三)肺炎:高燒不退且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食欲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