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過分迷信洋食品。
從有關部門的抽查結果可以看出,進口兒童食品也並非100%完美。客觀地講,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比前幾年已有很大的進步,有不少已達到出口標准,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問題2: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沒有時間做飯時偶爾用來充饑的食品,其中以面粉為主,又經過高溫油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嚴重不足,營養價值較低,還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問題,常常食用方便面會導致營養不良。
問題3:多吃營養滋補品。
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通過一日三餐獲得的。各種滋補營養品的攝入量本來就很小,其中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問題4:用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
現在,家長們受廣告的影響,往往用“鈣奶、果奶”之類的乳飲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給孩子增加營養。殊不知,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飲料根本無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帶給孩子的營養和健康。
問題5:用甜飲料解渴,餐前必喝飲料。
甜飲料中含糖達10%以上,飲後具有飽腹感,妨礙兒童正餐時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飲用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髒的負擔。
問題6:吃大量巧克力、甜點和冷飲。
甜味是人出生後本能喜愛的味道,其它味覺是後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於甜味之中,兒童的味覺將發育不良,無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同時甜食、冷飲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眾的口感主要依賴於添加劑,而這類食品中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低,會加劇營養不平衡的狀況,引起兒童虛胖。
問題7:長期食用“精食”。
長期進食精細食物,不僅會因減少B族維生素的攝入而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還有可能因為鉻元素缺乏“株連”視力。鉻含量不足會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中,導致眼睛屈光度改變,最終造成近視。
問題8:過分偏食。
兒童食物過敏者中大約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體細胞發生中毒反應,長期偏食某種食物,會導致某些“毒性”成分在體內蓄積,當蓄積量達到或超過體內細胞的耐受量時,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大量研究資料顯示,不科學的飲食作為一個致病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並不比細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 |
寶寶吞食異物後的急救措施
孩子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加上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因此很容易出現意外事故,因此家長一定要學會必要的急救措施,下面就來看看寶寶吞食異物後該如何急救。 案例: 武漢一個2歲男孩在吃餅干時被噎住,拍打背部無效急救送醫 |
![]() |
愛吃不刷牙 兒童爛牙增速加快
春節僅僅過了一半,五歲的童童就到醫院“報到”了,不是因為感冒發燒也不是因為意外傷害,而是因為牙疼,兩顆牙齒已經爛空,口腔內同時發出一股濃烈的酸臭味,而更讓人吃驚的是,春節期間家人因為忙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