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孩子不離身 是你需要還是孩子需要

孩子不離身 是你需要還是孩子需要

  女性初為人母後,“分離焦慮”這顆小小的種子,就深深地扎入了新媽媽的心中。也許媽媽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分離焦慮的症狀,但媽媽們可以自我審視一下是不是心中難掩這樣的情緒:一邊抱怨著帶孩子的辛苦,一邊又樂此不疲地包攬著孩子所有事務?這樣矛盾的狀況,通常會在新媽媽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虛構的“二人世界”,造成孩子難以斷乳

  寶貝快兩歲四個月了,我母乳喂養了18個月。家裡人對母乳喂養的觀念不一致,我一直是在反對聲中獨自一人堅持著給孩子母乳的。孩子14個月時我感冒了,和孩子朝夕相處不久也傳染給了孩子。考慮到母乳喂養,我自己用藥比較謹慎,感冒拖了一個多月才好,最後沒法就強行給孩子斷奶了。

  我感冒好了以後,還是和寶貝一起睡覺。半夜裡,寶貝就會蹭衣服要吃母乳。那個時候孩子已經能聽話,我們倆就商量好不告訴別人,連爸爸都瞞了好久。就這樣,母乳又喂了好幾個月。

  到後面我基本沒有母乳了,孩子吃得很費勁,有時候吃老半天可能都沒有,她很生氣。我就跟她說,寶貝已經長大了,不吃奶了可以嗎?她說,好。喝牛奶好嗎?她也懂事地點點頭。這才漸漸用奶粉、酸奶、鮮奶來代替母乳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每天她睡覺要摸我的乳房,有時候大白天也要摸,不管旁邊有沒有人,會說,媽媽我要捏捏。不給就哭鬧。家人都怪我寵著她,我該怎麼辦呢?

  媽媽堅持母乳是很偉大的,寶寶那麼懂事也很讓人心疼,但是媽媽串通寶寶隱瞞爸爸的行為很不好。媽媽的心裡顯然只有寶寶一人。當媽媽將自己全部的關注點都給了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因為難以承受如此重的壓力而選擇心理發育遲滯。其實,不是孩子難以斷奶、難以真正與媽媽剝離開來,而是媽媽不願放手,不願切斷與孩子的親密聯系,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後面一系列的問題。

孩子不離身 是你需要還是孩子需要

  還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很多新媽媽的內心都有一個這樣的錯誤意識,那就是孩子的世界中只有我,其實這是媽媽的投射性思維。初為人母的女人,眼中和心中盡是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無論孩子是否有需求,母親都時時刻刻守護在孩子的身邊,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盡到了母親的責任。也正因如此,很多好動的寶貝失去了自己活動的小天地。其實,孩子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塊不大的自由活動的空間,更多的是失去了發展自我認知能力、了解周邊世界的機會。

  嬰兒期是各種認知能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錯過了,就不可能重來。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事物,這對孩子的認知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給孩子一片相對自由的天地,媽媽可以在旁邊看護,鼓勵孩子去觸碰他所好奇的新鮮事物,鼓勵孩子與媽媽以外的人接觸,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多與同齡孩子一起玩耍。

  有些媽媽可能會有顧慮,孩子那麼小,他能保護好自己嗎?請不要低估了孩子,只要大人做好看護工作,緊急危險情況下給予孩子及時的保護,其他時候就交給孩子吧。

  不要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有跌倒才會有爬起,有失誤才會有成長。父母若義無反顧地替孩子承擔起了成長的責任,留給孩子的只有遵從和跟隨,這樣的人生還是孩子自己的嗎?孩子再小,從母體分娩出的那一刻起,就不再與母親“同體”了,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活動方式,跟母親再親密,也是兩個人。

  實際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獨處”的需要與能力了,有研究發現:一歲內的嬰兒就會自己玩,而且聽著音樂能很愉快地獨處。但因嬰兒活動能力有限,“獨處”表現不明顯而已。更多時候,“獨處”並不是孩子們不正常,而是大人們不習慣。因此,我不僅建議父母們尊重孩子的“孤獨”時光,也建議父母定期體驗一下“獨處”的快樂,讓自己與孩子保持適度距離,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思考和歷練的空間。

  母親比孩子更需要親密關系的建立

  女人在生育後的角色由原來被寵愛的嬌妻,又附加上一個新的角色—施愛者“母親”。新的角色需要新的自我認同。我們的母親通常以無微不至的關愛來獲得自身認同,似乎只有無時無刻地圍繞在孩子身邊,才能稱之為一名合格的媽媽。其實這只是母親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的內心感受無形之中投到孩子的身上。

  新媽媽的壓力也不小,在還未適應自己新角色時就被要求做個“好媽媽”了。這雖是分內之事,但若媽媽有半點的疏忽,通常會招來周圍親友的一通數落和指點。為了避免將自己陷於這樣的境地,新媽媽只能時刻圍繞在孩子的身邊,以確保不良事件不會發生。她們這樣做,其實是在“下意識”地用行動告訴身邊喜歡指手畫腳的人:“我已經如‘貼身丫鬟’般伺候著了,已經很盡力地照顧孩子了,我不需要別人的指點。”

  值得一提的是,媽媽們全心全意地付出,同樣也期望得到孩子百分之百的回應。可是,孩子的看護者未必只有母親一人,孩子也未必只跟母親一個人關系密切,也有可能和其日常照料者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關系更好。而這恰恰是媽媽們不願意看到的,她們的心裡往往充盈著失落和失敗的雙重感受。結果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母親會竭盡所能地要拉近母嬰之間的情感聯系。

孩子不離身 是你需要還是孩子需要

  學會享受忙裡偷閒

  母嬰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親情,媽媽們大可不必過於憂慮孩子到底是不是和自己最親,只要你承擔起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之余多跟孩子說說話和做做游戲,在孩子心裡你永遠是個好媽媽。如果你見到孩子和其他照料者親近黏膩也沒必要暴跳如雷或者急於自我否定,因為孩子還小,並不完全懂得真正意義上母親的含義和母親對自己的重要性,多一點耐心,等孩子稍稍長大一些,不用太久,3~4歲時,大部分孩子就會表現出和媽媽最親。到那個時候,就算你想有個自己清靜的時間都難,所以,還是好好珍惜眼前這並不富裕、來之不易的寧靜時光吧。

  這時媽媽們不妨利用有限的空閒時間,犒勞一下整日為孩子操勞的心,一個人逛逛幽靜的公園,聽一場音樂會。也可以“抓”來老公一起共享久違的二人世界。這些安排既可以緩解往日緊張的情緒,也可增進因照料孩子而不知不覺中忽略的夫妻情感,何樂而不為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會影響孩子成長的四類媽媽

控制型媽媽:容易養成回避型孩子  媽媽表現:出於愛護孩子的本能,或者出於難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產生的怕遭到遺棄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過度依戀,有些單親媽媽內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為,而難以忍受與孩子的片刻分離。  

孩子的虛榮心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虛榮心的原因    孩子自我認識能力差,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幼兒時期,許多孩子往往過高評價自己,以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這是兒童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常見現象。&nb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