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專家指出,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讓做,孩子能參加的活動不讓參加,長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於冒險的天性慢慢被泯滅,養成了膽小的習慣和懦弱的個性。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隨著如今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優越,孩子養成了養尊處優、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輕而易舉的僥幸思想。一旦在某件事情上得不到滿足,就會感到很失落。同時,家長的縱容嬌慣也磨滅了孩子的堅強意志,過重的學習負擔毀壞了孩子天真的童心。家長在生活上遷就、溺愛孩子的同時,在學習方面卻格外較真,一廂情願為孩子選擇大量的家教和名目繁多的興趣班。一旦孩子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家長動辄訓斥甚至打罵,面對家長的壓力,孩子就有可能做出偏激行為。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心理專家建議:

  第一,改變家教觀念,提升家長素質。家長給孩子的不應只是優越的生活條件,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自立自強,如何培養樂觀向上等良好品質。同時,培養孩子擁有的特長,必須從孩子的實際和興趣出發,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在廣博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第二,有意設置障礙,培養抗挫能力。任何人的成長都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如果孩子總是一帆風順,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情緒緊張,束手無策。家長平時應有意識為孩子創設挫折情境,讓他獲得應對挫折的適應能力。但要注意,障礙設置難度要適中,否則屢次失敗,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第三,及時疏導,正確應對挫折。當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采取“無視”態度,而應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采取正確的方法戰勝挫折。同時還應讓孩子認識到挫折本身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於面對挫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的叛逆源於缺乏有效的溝通

溝通需要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往往是談話還沒超過兩三句,孩子就與家長頂撞起來。很多時候這樣的現象背後都說明了親子溝通的缺失。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結果也許就會不同。維

哪些寶寶不能接種疫苗呢?

1、當孩子患有急性疾病時不宜接種,如:發燒、腹瀉、嘔吐時,暫時不打預防針。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7.5度時,應請醫生檢查發燒原因,待治愈後再接種,這是因為打防疫針會出現體溫升高的反應,加重發燒的病情。另外,發燒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