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間談話等自由時間,自由活潑。
晨間談話是我與孩子們最喜歡的談話活動時間,因為它形式自由,內容廣泛,講講孩子們自己身邊的故事,可以是看到的電視、晚飯桌上的趣事,回家路上的小事,……讓孩子們自己組織語句,練習說話,能力強的孩子,還會用上好聽的詞語,說上兩句、三句、甚至四句話呢,能力欠佳的孩子,聽後也嘗試模仿著學說,能力一般的孩子,鼓勵向能力強的孩子靠攏,也嘗試著說上幾句話,一段時間下倆,孩子們說話的聲音響亮了,大方了,口齒清楚了,幾個膽小,不愛說話的孩子也願意主動與老師交流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耐心等待,持久堅持。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有著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孩子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每個班級,總會有部分孩子說得不完整、表達不清晰,聲音輕而細,扭捏,當我們發現孩子不能用一些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我們不要急於猜測、幫著孩子把話說完,這樣對孩子語言的發展沒有好處。久而久之,會養成他們說半句話、表達不清,不願說話,更不願意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意願的壞習慣。我們老師一定要有耐心等著孩子把話語說完,或裝作不理睬,等到幼兒能講出正確的話之後,再讓他重復一遍,並告訴他,一定要把話說完整,別人才能懂得你說話的意思。否則別人就無法滿足你的要求。這樣的教育,日積月累,時間一長,幼兒就自然會注意盡量要把話說完整、講正確。需要的是我們老師的長期的耐心和恆心,持久的做好這件事情,來改變與提高孩子的語言發展。
3.把握機會、循循善誘。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利用戶外活動等時間,來豐富孩子的詞匯,發展幼兒的語言。每天,我們總會帶著孩子到後操場去看看玩玩。一路上我就向孩子提出要求、要他們把看到的新鮮事記住,例如:春天來了,孩子們發現樹枝長出了嫩葉,地上的小草長出來了,綠綠的、細細的,夏天來了,孩子們發現大樹媽媽的葉子長的十分的茂密,秋天來了,孩子們發現菊花開了,有紅的、黃的、白的,五彩缤紛真好看!……並且要求孩子們把看到的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再次進行說話的練習。如教室裡的自然角裡,有些美麗的小植物、小動物等,孩子們在每天的照看它們,說說自己所看到的,如:今天小金魚的尾巴很漂亮,小烏龜的爪子很尖,小花開了,嫩嫩的小芽芽長出來了……孩子們觀察後並互相交流,我們也參與到其中,如表達不夠完整清楚,我們就要幫助他們說清楚,進行示范講解。理清之後,讓幼兒多練習幾遍,幫助孩子說完整話,分享孩子的快樂。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