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9成兒童溺水遭忽視 夏季防溺“冷知識”家長須知

9成兒童溺水遭忽視 夏季防溺“冷知識”家長須知

  “離水”仍可能溺斃

  美國兒童醫生:九成兒童溺水案例中家長在場但沒有及時發現

  夏季通常是溺水意外高發期,尤其對兒童而言。為防范溺斃,家長除了叮囑孩子注意安全外,還能做些什麼?以下幾點你可能還不知道:

  溺水沒那麼“戲劇化”

  提到溺水,不少人聯想到電影電視中落水者奮力掙扎、大聲呼救的畫面。但據專家介紹,人在溺水時通常不會做出上述舉動,而是非常安靜,甚至靜止不動。

  致力於全球溺亡防范的非營利組織“無國界救生員”主管賈斯廷·桑佩什羅特說,溺水指人在被水淹沒時呼吸困難、身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的狀況。人體在沒入水中時會本能地屏住呼吸,多數人在這種情況持續30至60秒後失去意識。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兒科急診和傷害研究員馬克·宗弗裡洛說:“溺水通常發生得非常迅速和安靜。”

  正因為如此,不少家長沒能及時發現孩子溺水。按照美國一家兒童醫生團體成員安娜·門登霍爾的說法,兒童溺水案例中,大約九成事發時家長在場但沒有及時發現。

9成兒童溺水遭忽視 夏季防溺“冷知識”家長須知

  “離水”仍可能溺斃

  溺水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助,可能遭受大腦損傷甚至死亡。而那些被救上岸且仍意識清楚的溺水者中,部分仍然面臨生命危險。先來看發生在美國的兩個案例:

  2008年,男童約翰尼·傑克遜游泳時意外咽下幾口水。他咳嗽了一陣,但看上去並無大礙。父母沒有在意,帶他上岸回家。幾小時後,他在睡夢中離開人世。

  2014年,男童羅寧在一場泳池聚會期間跌入泳池,大約20秒後被母親救起。他起初沒有表現出不適,只是受到驚嚇。當晚,他的血氧水平驟降,被緊急送往醫院。

  兩名男童遭遇的狀況通常稱為“二次溺斃”或“延遲溺斃”。這種情況下,盡管溺水者已經出水,但由於少量水進入肺部,促使肺部吸收氧氣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人體在數小時至一天內逐漸缺氧。

  另一種離水後溺斃的狀況稱為“干性溺斃”。這種情況下,水沒有進入肺部,但導致喉部或聲帶痙攣,呼吸道閉塞。“干性溺斃”通常發生在出水後數分鐘內,但也有一小部分發生在溺水後數小時內。

  需引起警惕的症狀

  按照宗弗裡洛的說法,“延遲溺斃”和“干性溺斃”發生幾率不高,在所有溺亡案例中所占比例在1%到2%之間。而如果在溺水者上岸後數小時內密切觀察其可疑症狀,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危險發生的可能。

9成兒童溺水遭忽視 夏季防溺“冷知識”家長須知

  需要引起警惕的症狀包括:

  呼吸困難、咳嗽、胸痛或嘔吐。如果發現溺水者呼吸淺而急促、鼻孔外張、呼吸時肋間明顯擴大等,表明其呼吸困難,難以獲得足夠氧氣。

  極度疲憊。溺水者如果感到非常疲憊,可能是因為大腦沒有足夠供氧。

  行為異常,如在溺水後突然表現出煩躁、好爭好斗等情緒。

  身體外表變化,如嘴唇青紫、皮膚蒼白等。

  專家建議,溺水後如果持續出現上述症狀且逐漸加重,應及時就醫。當然,家長最好能在意外發生前就采取措施,如培養孩子游泳技能、孩子戲水時近距離監護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險!兩歲男童吞下陶瓷勺柄!

醫生提醒家長,美食當前,幼兒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大人們應提高警惕,以免幼兒出現意外。  男童吞下斷勺  這名兩歲男童叫洋洋(化名),在一歲左右就會自己用勺子吃飯了,這讓爸媽十分欣喜。剛開始,洋洋的爸媽

新生男隱睾是怎麼回事?

正常男孩出生後,在陰囊左右兩側,都可摸到1個像花生米大小的包塊,這就是睾丸,一共有兩個。可是有的男孩在出生後陰囊裡沒有或只有1個睾丸,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胎兒時期睾丸的位置是在腹腔的後側,隨著胎兒發育,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