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光腳丫的益處
益智
赤腳鍛煉的最大貢獻在於能健腦益智,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

腳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組成的運動器官。雙腳共有66個穴位,不少穴位與內髒器官特別是大腦都有連接神經反應點,醫學上稱為足反射區。孩子經常赤腳活動,可刺激並興奮密布於足底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作用,發揮調節包括大腦在內的器官功能,從而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由此,科學家提出了“要使腦袋靈,每天走萬步”的觀點。
健身
孩子新陳代謝旺盛,腳部皮膚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十分豐富。如果整天穿著鞋子,會使孩子感到很不舒服。孩子活潑好動,腳汗分泌多,而潮濕的鞋子易生長、繁殖病菌,可能導致孩子腳部軟組織發生炎症。赤腳鍛煉恰恰避免了鞋襪的這些弊病,不同程度地避免了足癬、雞眼和足部軟組織炎症等腳病的發生。
同時,讓孩子細嫩的足底直接與泥土、砂石接觸,不僅有益於足底皮膚的發育、提高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更有助於足弓的形成,避免或減少扁平足的發生,無異於腳的健美操。同時,赤腳運動對腳趾、腳掌心等部位也是一種良好的穴位按摩,能起到“健脾益胃消積、強心安神定志、補腎強骨明目、補髓益腦聰耳”等作用,對於小兒的遺尿、腹瀉、便秘、疳積等治療都有獨特的效果。

幫寶寶養出漂亮腳形
寶寶光腳時,腳受到的束縛是零,腳形可以自然生成,能預防寶寶扁平足和腳內翻、外翻等。另外,寶寶不需要配合鞋子的時候,腳踝能夠自由活動,有助於增強腳踝的靈活性和韌性。
增強寶寶的感官刺激
腳上分布著豐富的末梢神經,寶寶在光腳走路的時候,神經受到刺激,感官鍛煉得到增強,對寶寶大腦活力、記憶力、感覺靈敏性、身體靈活性都有好處。
赤腳鍛煉根據年齡選擇
·1歲-1歲半的寶寶適合於在床上訓練;
·1歲半以後可用布袋裝滿光滑的鵝卵石,扶著孩子在上面赤腳踏步;>>>0-12個月寶寶六個喂養階梯
·2、3歲後,可帶孩子在室內地板上行走;
·4、5歲時,可帶他到干淨的草地、沙地上赤腳行走。
融入游戲的赤腳訓練
撿圓環法
將各色塑料環套在小棍上,轉動小棍將圓環甩出去,讓孩子赤腳追趕在地上滾動的圓環,撿回來再套在小棍上,反復做。
撿花片法
將彩色皺紙折成一個個花朵,或者將厚一點的彩紙剪成各種花片,大人來個“仙女散花”,讓孩子赤腳跑去撿拾,放到籃子中,重復數遍。
踢球法
選用較大的吹氣塑料球,讓孩子赤腳邊踢邊跟著向前走。
撿豆法
用紙或其他材料做成體積較大的紅豆豆、綠豆豆,撒在地上,讓孩子赤腳跑去撿起來。
滾罐法
在空罐頭盒裡裝入小鈴或石子,封好,拴上長繩,讓孩子赤腳牽著在地上滾動。
當然,與其他鍛煉方式一樣,安全不可疏忽。例如路要直且平坦、干淨,以軟硬適中的沙土質地為適宜,以防泥土污染及寶寶的腳被尖銳利物刺傷。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