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賴床4大原因
1、睡眠不足
晚上睡得太晚,造成睡眠的時間不足。
通常1歲以上的學步兒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為10~15個小時,所以,請不要讓寶寶養成晚睡的習慣。
2、午睡過久
如果寶寶午睡時間太長,或睡午覺的時間接近傍晚,那麼都會讓寶寶在晚間精力旺盛,到了就寢時間也睡不著,於是間接造成晚睡、睡不飽的狀況。
3、睡不安穩
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有踢被子、翻來覆去或磨牙的情形,這時家長要多多留意,看寶寶是否存在情緒上的問題或身體不適,或是有其他環境因素干擾了寶寶的睡眠品質。
4、噩夢干擾
小寶寶也難免會做噩夢,一旦驚醒就很難再入睡,即便能夠再睡著,睡眠品質也大大下降。而除了做噩夢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睡眠障礙,比如擔心害怕、心理壓力大或身體不適等。
寶寶愛賴床家長如何應對?
1、縮短午睡時間
中午寶寶睡覺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等快傍晚的時候才讓寶寶睡午覺。如果寶寶太晚午睡或者睡太長時間,晚上時間精力旺盛,等到玩得筋疲力盡睡覺後,第二天早上要叫醒寶寶又得花一番精力。
2、為寶寶提供安全感的東西
有些孩子沒有安全感,那就給寶寶准備一些小玩偶或者玩具當做安慰品,讓寶寶有安全感,但是要避免讓寶寶過度依賴安慰品,同時陪伴寶寶睡覺的物品要注意保持清潔。
3、安撫寶寶情緒
當寶寶因為不穩定的情緒或者身體不適導致睡眠質量差時,父母要多觀察寶寶身體狀態,尤其是情緒上的變化。寶寶年紀還小,還沒有很好的表達能力,所以如果上幼兒園時受到挫折也沒說清楚,就需要家長適時和寶寶聊一聊幼兒園的情況,找出情緒不穩定的原因。
4、讓寶寶決定休息時間
多和寶寶商量睡覺、起床的時間,問問寶寶喜歡父母怎麼叫他起床。這樣可以讓寶寶知道該對自己決定的事情負責,然後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叫醒,也能降低寶寶的起床氣。
5、父母要以身作則
當寶寶該睡覺的時候,家長總是趕著寶寶去睡覺,自己卻一直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這會讓寶寶覺得“不公平”或者“孤單”,認為爸爸媽媽自己不睡覺,卻要讓自己一個人去睡,這就降低了寶寶的睡意。所以到了睡覺時間,家長最好能跟寶寶一樣暫停所有活動,營造睡前安靜的氣氛。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敏感的媽媽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媽媽不僅能滿足寶寶的生理上需求和情感的“饑餓”,而且也是寶寶心理上的“安全島”和快樂的源泉。也就是說,孩子對父母的要求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重 |
![]() |
寶寶“難養”要看氣質選方法
不少年輕家長覺得孩子“太難管”或“太依賴”,又不知道怎麼應對,這時候,不妨帶孩子到醫院做一做“氣質測試”。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