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天以後,小兒呼吸科的門診就“熱鬧”起來。這天剛上班,就見一位母親抱著一個小孩來就診。孩子大概一歲左右,不停地咳嗽,明顯地聽見喉嚨裡呼噜呼噜有痰。不等我開口問,這位母親就急急忙忙地開始敘述病情了:“醫生,我這孩子最近幾個月老是咳嗽,有時候還發低燒。最初我以為孩子是受涼感冒了,給他服了些感冒沖劑,可還是不見好,而且近半年來幾乎每個月都要這麼發作一次。您給檢查檢查,看這孩子到底得了什麼病?”
孩子老“感冒”原來是肺部感染
我仔細詢問了情況,得知患兒剛滿周歲,平日家人照顧得很仔細,但不知為什麼近半年來老“感冒”,一開始咳嗽,幾天後就有痰,幾乎每個月都要跑醫院。有的醫生說是感冒,有的說是氣管炎,有的說是抵抗力差,不是滴鹽水,就是打針吃藥,還是反反復復不好,攪得一家人不得安寧。
我仔細檢查了這個小孩,又給他做了一些實驗室檢查,最後告訴這位母親,孩子患的不是感冒,而是肺部感染。接著我向她詳細解釋了其緣由。
有兩種病原體最容易侵犯嬰幼兒,引起類似感冒的症狀。一種叫肺炎衣原體,它是引起嬰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它的表現就是低熱,咳嗽,喉嚨有痰或輕喘,像是感冒,其實不是感冒,家長給孩子吃感冒藥,當然不會有效果。另一種病毒叫做合胞病毒,好侵犯6個月至2歲的小兒,它的表現也是低熱,咳嗽,喉嚨裡聽得見呼噜噜有痰的聲音,幾天後有輕重不一的喘。有的家長不懂得什麼是喉嚨有痰,什麼是氣急,什麼是喘,看到孩子不停地咳就以為是感冒了,其實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感冒。
寶寶發生這兩種感染,家長一定不可輕視。因為若不及時治療,反反復復發作,日後可能會發展成哮喘。國外有資料顯示,感染合胞病毒的患兒,若不及時正確地治療,一年後約有30%,兩年後約有40%,三年後約有50%會發展為嬰幼兒哮喘,而後者一旦形成,其治療將更為棘手。
寶寶半歲以後特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聽完我的敘述這位母親還是不解:為什麼我們孩子半歲以前都挺好的,近半年以來卻老是出現這些症狀呢?
原來,半歲以前,大多數孩子由於接受母乳喂養,體內有媽媽給他的抗體,所以對一些病原體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易得病。斷奶後,得不到來自母乳的抵抗力,自己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於是這段時期的嬰幼兒特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增強抵抗力預防寶寶肺部感染
要防止寶寶出現此類感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呢?主要是以預防為主,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以下建議供家長參考。
1.盡可能母乳喂養,使嬰幼兒有免疫作用的抗體。
2.對孩子早期出現的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不要大意,應及時找醫生診治,以防後患。
3.家長需走出一個認識誤區,即認為多給孩子穿衣服就會減少感冒。其實不然,小兒穿衣並非越多越好。俗話說,“若要小兒安,需帶三分饑與寒”,就是說,要想小兒不生病,不要吃得太飽,不要穿得太多,這話是有道理的。
4.每周保證曬小屁股30分鐘。趁天氣好時,讓寶寶趴在媽媽身上露出小屁股,讓陽光直接曬到臀部,每周日曬時間累積30分鐘,如這周天氣不好,陰雨無太陽,則下周把時間補上。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時,皮下會產生一種叫做脫氫膽固醇的物質,它經過肝、腎時會變成有活力的物質,促使腸道吸收鈣、磷,增強抵抗力。而且一定要到戶外曬太陽,在室內,陽光經過玻璃、窗紗、衣服後,紫外線被吸收,只留下紅外線,起不到相應的作用。除曬太陽外,還應進行“三浴”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
![]() |
飲食過鹹也會致小兒哮喘 怎樣預防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的內因主要是伏痰產生於津液,津液來源於水谷,依賴脾氣的運化,以養肺髒,若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積濕蒸痰,上貯於肺。腎虛精損也能使水濕蘊積成痰。在呼吸方面,腎有納氣的作用,若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氣浮於上 |
![]() |
引起便秘的各種因素有哪些
原發性因素 1、飲食因素 一些人飲食過少,食品過精過細,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水份不足,對腸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腸蠕動緩慢,不能及時將食物殘渣推向直腸,在腸內停留時間延長,水份過多吸收而使糞便干燥。進入直腸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