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不愛喝水?
1、挺舌反射:當媽媽把奶瓶或勺子送到寶寶嘴巴時,寶寶會本能地用舌頭向外推出,這是一個原始反射叫挺舌反射,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一般4-6個月之後,寶寶的挺舌反射就會被抑制。
2、口腔觸覺敏感:寶寶把含在嘴巴裡的食物吐出來,表現為對新增加的輔食不確定其安全與否的情況下,出於自我保護,就會把嘴巴裡的東西吐出來,多嘗試後寶寶能確定食物的安全性後就表示他已經能接受這種食物。
3、味蕾過度刺激: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喝上水,會添加葡萄糖或者果汁等有“味道”的水給寶寶喝,其實嬰兒的味蕾非常敏感,一歲之前不建議添加任何調味料,否則會破壞掉寶寶脆弱的味蕾,甚至導致寶寶日後“重口味”。
4、吞咽功能滯後:容易嗆到的寶寶通常由於其口腔的吞咽功能滯後,不能順利地把水吞到肚子裡。吞咽功能不好的寶寶也會表現為經常流口水。

造成孩子不愛喝水的原因有很多,要及時的想辦法進行解決。那麼,寶寶不愛喝水有什麼好的辦法?
1、用水果或蔬菜煮成水果水或蔬菜水,水果水可以不必添加任何東西,維持原味,而蔬菜水則能夠略加一些鹽,1歲以內寶寶也能夠什麼都不加;
2、在水中參與一些口感好的補鈣沖劑,特別要提示媽媽們留意的是,不要給孩子添加過甜的鈣劑,這樣不利於寶寶味蕾發育,還有可能在喝水問題上大失所望,寶寶喝慣了甜酸口味的鈣水,反而更不愛喝白開水,所以小編建議媽媽們首選淡奶味的鈣劑產品,這樣利於寶寶味蕾發育,同時也不影響寶寶喝白水。
3、多給寶寶吃一些多汁水的水果,如西瓜、梨、桔子等,也可以給他喝果汁(最好是媽媽自己用新鮮水果自制的)。
4、還可以在每頓飯中都為寶寶制作一份可口的湯水,多喝些湯也一樣能夠補充水分,而且還富含營養。
每天喝多少水正常:
每天給寶寶喝多少水根據寶寶的需求而定的。
1、由寶寶的尿量得知:若寶寶的尿量漸減時,可能寶寶的水份補充不夠。
2、由寶寶的身體外觀判斷:如前囟門凹陷、眼球凹陷、唇干、皮膚張力減退,可知寶寶的水份補充不夠。
3、明顯的脫水現象:寶寶出現精神恍忽、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冰冷、嗜睡、心跳變快或呼吸較急促,表示已出現明顯的脫水現象,應當急速就醫診治。如果寶寶喝水很少,但一般情況好,精神好、食納佳,尿量可,說明寶寶不缺水,不用強迫寶寶喝水。因為寶寶的食物中就含有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