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帶什麼時候能脫落?需要看如下內容的介紹:
肚臍是母親供給胎兒營養和胎兒排洩廢物的必經通道。正常情況下,臍帶在出生後24~48小時自然干癟,3~4天開始脫落,10~15天自行愈合。新生嬰兒臍帶被結扎後,臍窩創面血管還沒有完全閉合,再加上臍凹處容易積水而不易干燥,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發感染,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敗血症。
所以,媽媽要每天檢查新生嬰兒臍部,保持臍部清潔干燥,不受尿便污染;臍帶脫落前應保持干燥,不可進行全身洗浴;每天可用75%酒精棉棍擦拭臍根部。臍帶脫落後,臍凹可能還會有分泌物,此時仍需用酒精消毒。遇有結痂時,應去除痂皮,徹底清潔底部。臍部不可隨便塗拭痱子粉等,以免感染。一旦發現有感染症狀,須及時就診。

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一般每個孩子也不一定,但是護理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新生兒臍帶脫落後的護理措施:
臍帶被結扎後,一般3~7天就會逐漸干燥脫落。在臍帶未脫落以前,一定要保持臍部的清潔干燥。不要將新生兒直接放入盆內洗澡,避免髒水感染臍部;不要將尿布兜在臍上捂住臍部,以免尿液污染。在每天洗澡後,最好用75%酒精擦拭臍帶根部,擦時用手將臍帶輕輕提起,從臍根部呈螺旋動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盲目地來回亂擦,以免將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部。
臍帶脫落後,表面會形成一層痂皮,這層痂也會自然地脫落,父母不要用手去觸摸它。痂皮脫落後局部會有些潮濕或有少許米湯樣分泌物,可用75%酒精塗於臍部。一般不主張塗紫藥水(龍膽紫),原因之一是影響觀察局部的變化情況;二是如果局部有感染,紫藥水(龍膽紫)表面易形成結痂,不利痂下的膿性分泌物外流。
在護理早產兒臍部時,如發現臍部紅腫,有膿性分泌物,有臭味或有肉芽生長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新生兒臍帶脫落後需注意的事項:
1、每天清潔肚臍。剛出生的小寶寶,臍窩裡經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後,會使臍窩和臍帶的根部發生粘連,不容易清潔,臍窩裡可能會出現膿液。所以,要徹底清潔小臍窩。方法是:每天用棉簽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扎線,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簽仔細在臍窩和臍帶根部細細擦拭,使臍帶不再與臍窩粘連。隨後,再用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向外轉圈擦拭。清潔後別忘記把提過的結扎線也用酒精消消毒。
2、保持肚臍干爽。寶寶的臍帶脫落前或剛脫落臍窩還沒干燥時,一定要保證臍帶和臍窩的干燥,因為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很容易感染上細菌。所以,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濕,要馬上應用干棉球或干淨柔軟的紗布擦干,然後用酒精棉簽消毒。臍帶脫落之前,不能讓寶寶泡在浴盆裡洗澡。
3、不要讓紙尿褲或衣服摩擦臍帶殘端。臍帶未脫或剛脫落時,要避免衣服和紙尿褲對寶寶臍部的刺激。可以將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減少紙尿褲對臍帶殘端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