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打罵孩子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打罵孩子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打罵孩子,使孩子一時表面服從,心裡反感,甚至也學著以打罵對待別人。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養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

  其實,生活中孩子遭遇打罵主要不是孩子該不該受罰,而是有些父母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見效快。孩子回來晚了,把水潑在地上了,作業做錯了,考試考砸了,上課沒注意聽講,都可能被父母打罵一頓。

  調查顯示,有12%~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使用“打一頓”的方法。相信“打一頓”管用的,農村高於城市,爸爸高於媽媽。甚至有時打孩子和偶爾打孩子的比例更高。在某小學三年級一個班,全班43人,只有一個學生沒有挨過打。

  盡管有的教育工作者這樣說:“打孩子不能提倡,但如果‘會打’(指時機、輕重適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還往往舉出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打學生的例子作證明。但是,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它會助長那些打孩子的父母繼續濫施懲罰,使打孩子的行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本來不打孩子的父母也可能受這種觀點的影響想試一試打的作用,走入誤區。

  那麼,為什麼打孩子的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受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許多為人父母者仍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是上對下,沒有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罵,於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時繼承了上一輩的“光榮”傳統。盡管他們也深知被父母打罵的滋味,心裡也會產生怨恨、反抗,但畢竟自己已長大成人了,於是就糊裡糊塗地把打罵當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種順理成章的措施。

  三是有些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個“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錯誤有了問題,就直接動棍棒,特別是脾氣暴躁的父母更會容易這樣做。

  四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會生活中相對失落,往往會把全盤控制孩子作為一種逃避和滿足,甚至把自己在社會中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等。

  也許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於一時沖動,但是,也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吃過晚飯後,齊齊和爸爸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剛開始他們在看雙方都喜歡的晚會節目,但當晚會結束時,爸爸想看球賽轉播,齊齊想看動畫片,於是父子間的沖突開始了。齊齊跳下沙發把遙控器搶在手裡,立即把頻道調到他熟悉的少兒節目上。爸爸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兒子的挑戰,一伸手就把遙控器從兒子手裡奪了過來,隨即把頻道換到了他想看的體育頻道。齊齊看到爸爸調換了頻道,不讓他看動畫片,大哭了起來。爸爸被吵得不耐煩,同時覺得兒子用哭聲抗議老子的行為,應該受到教訓,所以,爸爸站起來一邊打齊齊,一邊把他拉進洗手間關起來,嘴裡還罵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齊齊的媽媽也附和著說:“就是,不聽話就該打,不打不成才。”

  結果,從那以後,齊齊變得膽小、懦弱,再也不敢和爸爸搶著看電視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中國老話實際上是按父母的意志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的感情。

  打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要遏止打孩子的現象,必須充分認識到打罵孩子的危害:

  會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

  孩子遭打的時候,沒有心裡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們產生怨恨、逆反、畏懼等心理。打的結果,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日益淡漠,隔閡越來越深,個別孩子甚至會產生報復心理。

  會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觀厭世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別人的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這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經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經常遭父母的打罵,孩子會感到人世間沒有溫暖,活著沒有意思,於是悲觀厭世。現實中,由於遭受父母打罵,出走者有之,自殺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難以言狀的。

  再者,經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比如,因為物理沒考好而挨打,他便會憎恨物理知識、物理老師,甚至憎恨學校。一旦有機會,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報復性的事情來。

  導致孩子說謊

  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違心地說謊,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說的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父母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父母態度更加強硬。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打罵孩子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促使孩子陷入孤獨的深淵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父母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

  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而且,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往往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沖突,結果是破壞了良好的人際關系。

  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誠實、守信、善良、上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經常打罵孩子,肯定會使孩子走向這種希望的反面。從心理學角度講,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猥瑣、膽小怕事的性格等等,這樣的後果,將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其實,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家教高手。父母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絕不能獲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懇切希望天下的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育方式。

  從多方面了解孩子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父母一定要抽時間常與孩子、與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當行為的時候,父母心裡也能明白應該如何去管教孩子。

  冷靜,冷靜,再冷靜

  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如果是脾氣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其實,此時父母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嘗試著走入孩子的內心,耐心地詢問孩子如此行為的真正原因。當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上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同時也會釋放掉自身的很多負面的情緒,因而也會避免打罵孩子了。

  調整對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達不到的標准來要求孩子。所以當孩子由於種種因素,某些方面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許多親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打罵僅是一種感情發洩,對改變孩子的現狀無濟於事。與其如此徒勞無效,不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選擇前進的道路。如果父母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對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從內心裡尊重孩子,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法平靜下來的時候,要暫時離開孩子所處的環境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來管教孩子。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的,但無數事例證明,沒有一個孩子是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棍棒威嚇可能會起作用,但只是暫時的,不會持久的。而且,打罵孩子是對孩子正當權利的侵犯。其實,不打罵孩子一樣可以教出優秀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應該牢記這個教育理念,把孩子當朋友,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則。所以,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地成才,現代父母必須拒絕打罵孩子,改變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一片快樂的天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七大因素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有超人的智力,但是聰明的腦袋不是說想有就能成的。爸媽快來看下影響寶寶智力的因素吧,有效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力。  影響嬰兒智力發育的因素  影響因素一:遺傳  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有幾個方面?

新生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往往發病較急、病情較重。新生兒在出生過程中吸進了羊水,或者受涼、喂養不當、吸嗆了奶汁等可以發生肺炎,還有的是因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高燒等疾病誘發肺炎,尤其是在冬、春季節。  新生兒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